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却足以让“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比如,李春城被称为“李拆城”;季建业被称“季挖挖”;武长顺被称“武爷”……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多听听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便可管窥一豹,顺藤摸瓜,进而查明就里,惩腐肃贪。如此,方能及时表彰优秀干部,惩处贪腐官员。(12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盘点落马官员,民众发现不少官员的绰号简直就是他们贪腐的“投名状”。李春城被称为“李拆城”;季建业被称“季挖挖”;武长顺被称“武爷”;张中生被称“吕梁教父”……针对官员绰号,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评论文章《“绰号”见“民心”》,文章强调,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多听听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便可管窥一豹,顺藤摸瓜,进而查明就里,惩腐肃贪。如此,方能及时表彰优秀干部,惩处贪腐官员。 评论发出之后,引起民众热议,不少评论员也发表文章支持这一做法。其中评论员张闲语就在红网发表题为《从官员“绰号”查贪腐是个好点子》的评论文章,再次论证了“绰号反腐”的必要性。这些评论文章都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一点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那就是别让“绰号反腐”闪了法治的腰。 虽然说官员的“绰号”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些问题,可是,如果仅仅凭着一个绰号,纪检干将就将官员列入贪腐名单并进行调查,这却是欠妥的。纪委查案必定是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精神来办事的。可从官员的绰号中,纪检干部并不能掌握官员贪腐的事实,更无法直接判断该官员是否存在贪腐。若因为一个不好得绰号,纪检干部就对官员进行调查,显然是不符合法治精神的。 另外,民众给官员送绰号往往是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的,并不能客观准备的反映事实。比如中国金融高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被海外媒体称为“人民币先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因为他谈经济时,总把“契约”这两个字挂在嘴边,被送绰号“契约先生”;海南原省委书记卫留成曾专门召开书记会议,研究公共厕所专项规划,因此被送绰号“厕所书记”。这些绰号无不略带调侃色彩,都仅能反映官员的一个侧面,甚至民众会因为官员的绰号,而遮蔽了这些官员的其他能力。由此可见,根据官员的绰号来评价一个官员都是有失偏颇的,更遑论“绰号反腐”了。 再说,一些绰号很好听的官员,未必就不是贪腐蛀虫。近日,辽宁省抚顺市原市长栾庆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消息一出,民众颇感意外。而其中民众意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栾庆伟有一个“学霸市长”的绰号。如果按照“绰号反腐”的逻辑,“学霸市长”栾庆伟自然会被漏掉的双面贪官。 因此,面对“绰号反腐”我们还是应该恪守法治的底线,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不因为官员绰号“霸气外漏”就怀疑其存在贪腐,也不因为其拥有美名就不查不问,一切以事实说话,才是依法反腐的最好依归。 |
相关阅读:
- [ 12-23]独董闪辞促高校反腐与改革提速
- [ 12-11]“公考降温”别总拿“反腐”说事儿
- [ 12-03]纪委书记被“连坐”诠释反腐无禁忌
- [ 12-02]办豪华婚宴被免,反腐没有“阴谋论”
- [ 12-02]“廉洁特区”应先打造反腐特种兵
- [ 11-16]反腐耐力需要群众给力
- [ 11-06]打击地下钱庄是反腐“第二战场”
- [ 10-29]警惕“奇葩禁令”模糊反腐倡廉焦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