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弊开除学籍当成共识和铁律
2015-12-31 16:49: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因考试作弊而被开除学籍,处分重不重?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但十年寒窗付诸东流,而且必然影响到未来的前程,但是不是显得“过重”?极少数学生和家长或许会这样认为,客观上不难理解,这代价未必太大了。不过,无论从考试纪律、道德诚信还是教书育人的角度来打量,严肃处理考试作弊者理应成共识和铁律。 倘若是极个别中小学生,受认知和自律能力等方面的约束,偶尔出现作弊行为,坚持以教育为主、惩戒为主,侧重于让他们“长记性”、“下不为例”,或不难理解甚而很有必要。但大学生多已是成年人,理应清楚作弊行为的性质和可能要承受的后果,却不顾校方一再提醒、事先警告而顶风违纪,是可忍,熟不可忍? 一段时期以来,各类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集体性作弊甚至衍生出作弊产业链现象更触目惊心,无不引发公众的普遍忧虑,究其原因固然有制度漏洞和权力腐败等因素,但“作弊没什么大不了”的认知误区,以及疏于问责、追责不严,助长了侥幸的作弊心理和对规则的漠视,无疑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关键。 对作弊行为的心慈手软、姑息迁就,既不可避免损害考试公平,又不利于增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实际上也是对这部分学生的不负责任;更重要的是,不从严惩戒作弊学生,既难以维护良好的社会道德诚信生态,这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也难免会我行我素、热衷于走“捷径”和歪门邪道,进而影响个人成长、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开除作弊学生,表面看显得过于严厉,实质上是对当事学生的挽救和对规则、秩序的捍卫。 因而,不管是大学生自己还是学生家长,都有必要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性,不能等到东窗事发被处分、带来严重后果才抱怨叫屈。对作弊零容忍更要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各类社会招考严格坚守的高压线,决不容许极少数人的作弊行为污染、毁损良好的考风、学风和社会风气。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