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矿石盗采猖獗,有关部门在哪里?

2016-01-12 09:25:23 徐甫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2015年12月27日晚9点,河北省三河市东部矿区,两侧山岭上灯光闪烁,挖掘机的杵子(钻头)一下下钻进山体,沿路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满载着石料扬长而去。过去的两年多,尽管三河市关停22家矿企,全面整治修复矿山也被写入《三河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此类情景仍不断上演。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高峰时期,这里一夜盗采白云矿和石灰石矿达十万吨,矿主一夜获利数万元。道路两侧多家石料厂公开粉碎矿石,严重破坏当地生态。(1月11日《新京报》)

作为盛产白云石、石灰石及花岗石的三河东部矿区,由于长期无节制的开采,对当地生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三河市从2008年开始为期5年的专项整治,并于2013年拆除169座马蹄窑,对全部22个采矿企业实行关停整顿,并启动了东部矿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但不容乐观的是,看似“连根拔”的整治,却仅仅是让盗采从公开转入了“地下”。而每到夜晚,盗采的猖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应该说,每天至少数万吨的盗采规模,其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沿路山岭满目疮痍,不是深坑,便是峭壁。不过,这并非天然生成,而是拜盗采所赐;星罗棋布的采石场,吞噬着周遭的林地及耕地,仅当地一个名为十百户村的后山30亩林地,迄今就一直被万吨盗采的石料占据;经实地调查,当地粉尘污染严重,PM2.5数值几欲爆表。据说,村民报名参军,不少都因为肺部吸尘过多而无法通过体检。

每天如此多的人“挖山不止”,足见当地8年来的整治实是收效式微。尽管当地提出了5年整治规划,且关停了矿区所有的采石企业,也把恢弘的生态修复工程写入了2015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但这一切不说是“干打雷不下雨”,至少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譬如,当每天晚上上百辆挖掘机“疯了似”的盗采,一辆接一辆满载石料的车辆扬长而去,我们的有关部门,又在哪里?

要说有关部门一点不知情,也不尽然。举例说吧,在段甲岭镇境内北侧就有一路政检测点,不时有大货车满载石料从路政车前经过,但路政人员却视而不见。问其原因,言“我们只负责查超限超载,偷挖盗采不归我们管。”更让村民疑惑的是,自称“不管盗采”的路政车,有段时间却一直停放在一处非法石料厂门前,很有“护驾”的意味。

至于其他相关部门,也是摆明了要与盗采“划清界限”:市国土局虽然设有矿产开发管理股,但其工作人员称“只管有正规手续的企业行为,盗采由公安和矿区管委会管理。”而矿区管委会则说,“违规粉石(石料半加工)由环保局负责。”环保局倒没有推脱,不过却似乎习惯了把自身摆在被动的角色,直言“只要接到举报,会有监察大队去进行查处。”

应当说,当地整治盗采的决心还是足的,最初的整治力度亦不可谓不大。只可惜,“三板斧”过后,却不大看得见有关部门的持续跟进,一切似乎就“烟消云散”了。故舍不得“摇钱树”的人们,在顶住整治的“一阵风”后,让盗采“死灰复燃”就不难想象了。

显然,盗采猖獗,源自当地开采乱象,根子却在有关部门的不作为。因而,当地整治矿石盗采,应整合执法力量,做到令行禁止,持续高压,持之以恒。对关闭的石料厂及石窑,要及时回填,坚决封堵,并设立监测点严防死守,防止其“再生”。同时,同步启动矿区的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或造林植树,或填土复耕,让满目疮痍的秃山,在经过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之后,重现昔日的青山绿水。

当然,要确保整治工作的长效,还要做到堵疏结合。也就是说,在禁绝盗采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带领当地村民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譬如,在抓好以灵山、蒋福山、泃河、潮白河为主体的四大旅游区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让具有灵山辽塔、小清河、灵山寺、龙潭峡谷、一线天等20余处著名景点的三河旅游更上一层楼,以吸纳更多的就业。此外,三河负有盛名的三河小熏鸡、蒋福山水蜜桃、燕山板栗、三河豆腐丝、红心美萝卜、京鑫西瓜等地方特产,都是致富的好门道。而只有大力发展这样的绿色产业,才能让村民从根本上摆脱对无节制采矿的依赖,进而创出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