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对孩子发明我们要善于发现

2016-01-25 15:10:46 艺竹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垃圾袋太小,没办法套在垃圾桶上?没关系,一款“嘴巴”可大可小的垃圾桶,可帮家庭主妇省事。23日,第31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彰暨卢嘉锡专项奖颁奖大会在市科协举行。小朋友们的小创意、小发明让你“脑洞大开”。(1月24日《海峡导报》)

孩子们的这些发明让人惊喜,因为这些发明不仅灵巧,而且实用。比如防溺水报警器,想想每年夏天一放暑假,各种溺水消息尤其是孩子溺水消息一再传来。如果在游泳时能佩戴上这种溺水报警器,“一旦游泳者溺水,脉搏异常,就会自动报警”,这等于给生命多了一重保障。

还有那些如嘴巴可大可小的神奇垃圾桶等,虽无法和大发明家的作品相比,实际应用起来的社会效益也不容小觑。

但众所周知,一件发明的作品要想转化成产品,并推广应用,那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而这种距离不仅孩子们无法完成,更是“脑洞大开”也难以完成的。因为要让发明变成产品和商品,那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更是需要一定的胆识。

如果这些东西仅仅停止在发明的基础上,不仅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更是孩子们智慧资源的一种浪费。正因如此,在孩子们脑洞大开,发明了这些作品之后,我们的大人们和社会更要善于发现,帮助孩子们把一些作品变成产品和商品,让这种发明有益于社会。如果投资能够成功,不仅能大大鼓励孩子们的发明创造,更是一种投资与投智的“双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