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的精神落地,还需要精细化的执行细则和监督措施。对公车简单进行封存,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在诱惑干部犯错误。】 据报道,广东省纪委2015年12月通报了龙门县一起顶风违纪公车私用的典型案件,该县一个镇司法所所长违规公车私用,擅自将该所公务用车的“司法”标识撕掉,多次驾驶该公车上下班、外出吃饭、搭载妻子到县城购物等。 在八项规定日益深入人心、反四风和纪委执纪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还有人胆敢公车私用,把公车标识当成随时揭掉的“N次贴”,确属顶风作案,接受调查时还存在侥幸心理,拒不承认,被处分一点儿也不冤。 不过,一个镇的司法所长,能够长期公车私用,甚至使用公车跟开自己家的车一样,除了个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外,也暴露了基层公车管理上的一些漏洞。 从这起违纪案件的具体情况看,当时为了规范公车管理,龙门县司法局要求乡镇司法所停止使用类似警务标识公务用车,接到通知后,这辆公务用车被停驶。但当事人觉得,好好的车闲着也是闲着,就揭掉公车标识,开始频繁私用。 这说明,公车改革的精神落地,还需要精细化的执行细则和监督措施。对公车简单进行封存,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在诱惑干部犯错误,还可能对确实需要用车的基层公务活动造成影响。 判断地方公车改革措施是否合理,主要看在不影响正常公务活动的情况下,是否减少了公车开支,压缩了车轮腐败的空间。如果一停了之,任由车辆损耗报废,也不符合公车改革的精神。另外,为了防止公车私用,很多地方出台规定,要求公车贴上专属标识,甚至装上卫星定位系统,这些手段当然有一定作用,但如果有人存心要私用,通过揭掉车标、关掉定位系统等做点手脚,可以很容易逃避跟踪。如此一来,花费不菲成本不说,还可能根本起不到监管作用。 其实,相对于技术手段,当地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可能更有效。因为他们直接跟基层干部打交道,对他们的行为掌握得最清楚,对于是否有必要使用公车、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最有发言权和监督意愿。事实上,这位司法所长“东窗事发”,也是因为纪委接到了群众举报。 当前,强力推行反腐肃贪和改进作风确实起到了震慑腐败、端正风气的明显效果。但在反腐执纪保持高压态势的前提下,也要不断完善制度、明确规矩,减少化公为私的机会和自主裁量空间,让党员干部明白红线在哪儿,知所戒惧;同时,还要调动公众和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不能腐、不敢贪的整体氛围,让违法违纪现象无处遁形。 本报特约评论员丁永勋 |
相关阅读:
- [ 12-30]公车改革须与公务运行相向而行
- [ 12-17]公车改革还有哪些现实难题待解?
- [ 12-08]公车改革如何因地制宜
- [ 11-13]减量不是评判公车改革的唯一标准
- [ 11-13]全面公车改革依然在路上
- [ 09-18]公车改革应全面公开信息
- [ 09-18]公车改革还需乘胜追击
- [ 09-17]有多少地方公车改革能按时完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