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的不仅是围墙,还有人心的藩篱
2016-02-24 08:06: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2月21日晚上,中央公布了一份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长达7000多字,但真正引起民众“炸锅”的,仅有13个字,即“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在中国的语境下,原则是什么?原则约等于必须,就是以后再建的小区,99.99%都不能再设围墙了,不但不能设,就连已设有围墙的小区,也要慢慢给拆了。 围墙没了,唱着“我家大门常打开”歌儿的小伙伴们忧虑来了:没有了围墙,岂不成了小偷的乐园?没有了围墙,是不是天天得忍受噪音的污染?没有了围墙,我干点什么事不都被别人瞅见吗?更有“公摊面积30%的网友表示,已经哭晕在了小区的路上,这些个理由,看似有理,实则源出于人性的软肋:自私。 在破解这些忧虑之前,还是先来看一个故事吧,话说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与吴家相邻,吴家盖房想霸占张家空地,双方纠缠不清,告到县政府(县衙)。因两家都是名门望族,县太爷惹不起,不知如何定夺,又把皮球踢了回去,张英家人遂写信到京城,张英看完后,立即提笔写诗一首:“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马上拆让三尺,吴家也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于是也连让出三尺。 矛盾就此化解了,两家之间,从此空出了一条巷子,刚好六尺宽,这就是今天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巷子虽短,但留给后人的思索却很长。今年春晚, 赵薇演唱了因这个故事改编的同名歌曲——《六尺巷》。六尺巷的文化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互帮互助、互让互容、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 而拆墙共享,无疑是契合这种文化精神、这份传统美德的,在城市化的今天,我们置身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森林中,再加上围墙的围合,一个个小区,犹如一座座心灵的孤岛,人与人之间,早已竖起了一道道情感的篱笆,早已变得冷漠和隔阂,从这个意义上说,拆掉的不只是一堵围墙,而是人心的距离。试想,拆墙以后,张家可以来你家小区闲逛,你也可去王家草坪打球,一切都共享了,我们的空间不是被剥夺,而是扩大了。 其实,不设围墙的住宅区,不但美国有、日本有,就连中国也有,中国广大的农村住宅,就是最大的没有围墙的“小区”,邻居们互相串门、你帮我助,融洽得很;在四川宜宾城里,“莱茵河畔”首开没有围墙的小区先河,那是宜宾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区,有“市民宁愿呆在‘莱茵河畔’哭,也不住在其他楼盘里笑”,因为这里美丽、安全、和谐,生活便捷,完全没有大家所忧虑的问题出现,它甚至被评为 “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至于安全问题,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仅仅靠一堵农耕时代的墙就能挡住为非作歹之人吗?高档小区被盗的事屡见不鲜,而城市里开放的写字楼、宾馆饭店被盗,还鲜有听说,笔者因为穷,现如今就住在一栋没有围墙的公寓里,不但没有围墙,就连单元门都没有,公寓里开着理发店、服装店、宾馆等业态,24小时人流不息,各色人等均有,但是很多年了,没有被偷过,也没听说邻居被偷过,倒是那些住在森严小区的朋友,却不时向笔者诉苦,某夜又被小偷光顾了。欧美的大学、小区基本都没有围墙,楼栋安保非常到位,国外大学,进楼上几层全由你的ID卡决定,你的权限只能到二层,则三层的门就没法刷开,我们的小区是围墙围得高、大门看得严,里面却松得很。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措施取代围墙,想必才是事半功倍之举,实际上,当人人都成为为街区的主人,人人既是共享者,又会是守护者。 两千多年前,从秦始皇造长城开始,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和防卫,就不断把自己围起来,结果是越来越骄傲自满,越来越走不出去。要不是改革开放,我们把大门向世界敞开,或许依旧是一只要死不活的井底之蛙,于是可以说,拆墙也是改革、拆墙就是开放,拆墙能让人心更近、道路更畅、经济更活、生活更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