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而且各个大学有自己的招生标准和计划。近年来,美国大学招生官开始仔细审查他们所录取的学生在网上的表现。现在,一些美国高中生甚至在申请期间关闭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央广网)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不少社交活动都搬到了网上。刷微博、发朋友圈、点赞、评论、转发……活跃的网络社交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精力,也从侧面勾勒出另一个自己。作为招生录取的负责人,考官希望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学生,因此把社交网络纳入考察范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似乎也无可非议。 社交网络能给考官带来哪些有用信息?从内容上看,社交圈的信息披露了个人的资讯热点,从日常关注的领域可以推断个人兴趣、志向。时政、经济、历史、娱乐……知识储备如何,考官可以略知一二;从评价上,点赞、评论等反映个人价值观的取向,考官乐于知晓。从评论文风看,或偏激、或平和、或犀利……是个人思想风貌的体现,甚至也能看出个人对社会、世界的态度立场,流露个人的性格;而从个人的关注对象、粉丝数量看,追求的偶像、交际面、人际关系等信息自然浮出水面。 然而,以上只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这些解读成立的前提是——个人本着真实、真诚的心态经营自己的社交网络。可事实并没有如此简单。众所周知,社交网络是个选择性表达的场域。这意味着个人要展现怎样的自己,由自己说了算。这些非常随意、个性的内容一旦被考官“严肃对待”,恐怕令人不安。再说,一旦知道考官要来检阅自己的社交网络,谁还能傻傻等待?恐怕都忙着“见招拆招”了——有人直接关闭了账号,不难想象也有人投其所好,“谨言慎行”甚至“言不由衷”。 如此一来,社交网络不再是个人真实的反映,而成了一个走秀场:申请经管类专业的,大量转载各类财经新闻;申请人文学科的,大量点评各大名家作品;自拍一律删除、八卦一律取消关注……苦心营造一个高大上的形象,如此煞费苦心,考官一不小心还真可能被忽悠了。而即使不伪装,社交网络展现的东西,与现实也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那些爱秀自拍、秀大餐美景的学生,就是贪图玩乐游手好闲之徒吗?未必,而且说不定人家还是学霸呢。“晒”本身就是现代一个复杂的人类学行为,晒的动机、目的也莫衷一是。有些人视“晒”为炫耀、拉仇恨,有些人却觉得“晒”是感恩生命、是知足常乐。考官在解读这些内容时,还真得三思而行。 总之,借助社交网络来考查学生,初衷很好,但知易行难,信息的真实性、复杂性对面试官是个不小考验,考官们还得悠着点,防止被各类信息忽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