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号贩子需要标本兼治。从根上来说,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化都是应有之义,但若将医院视为只需要看好病、无需管别事的“配角”,可能无助于号贩子问题的解决。 首先,医院自身的地位决定,任何打击号贩子的政策,要么必须在医院范围内落地为行动,要么需要医院本身的行动来坐实。比如加强院间合作与转诊,无论卫生部门怎么呼吁,最终还是要通过医院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这一设想也得通过医院管理方式的调整而成为现实。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只是给出了一个方向,具体落实还得依靠医院来进行。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其次,号贩子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挂号方式有漏洞,这一漏洞很可能就是医院管理上的漏洞。要补上这些漏洞,最清楚情况、最方便调动资源的医院无疑是最佳主导者。号贩子常用的把戏,是通过虚假身份证号先抢了一大批专家号,囤积高价销售后,约定时间退号让购买者挂号。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可调整系统,对接公安部门数据库,使得编造的身份信息再无用武之地;二可调整挂号规则,比如限制同一账号一天内挂号、退号次数,或者退号后采取不定时放出而不是立即重新放出的方式,切断黄牛号的“再流通”条件。这些改变,都必须在医院的主导下才能进行。更不用说,一些号贩子是靠着“人脉”囤号,换句话说就是走后门、“金钱开道”。医院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对与黄牛勾结的工作人员实施“零容忍”,都是必要之举。 以此观之,打击号贩子纵然需要多部门协作,但医院无疑是其中的主心骨、主战场。本就超负荷运行的医院工作负担再加大,当然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但缺少医院的主动作为,打击号贩子这件事就必然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在实操层面,医院可调配的资源是否充足、人员是否够用,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许还有进一步充实的必要,但在逻辑上将打击号贩子纳入医院的绩效考核,既是医院职责所在,也是工作执行必然,理所应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