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要拍真人版电影,众多70后、80后、90后喝起了倒彩:又一部童年经典只怕要被毁了。 童年的回忆已经根植于心,肯定不会被毁,但电影人的牌子是不是会被砸了,倒还真是个未知数。我们已经看到不少信誓旦旦要超越经典,最后毁在手里的事发生了。拍摄于二三十年前的四大古典名著被公认是经典,其后哭着喊着要超越的人多了去了,最后除了一地鸡毛,大家能记住的就只有一群狂妄的人。人们不希望同样的事又发生在葫芦娃身上。葫芦娃伴随着几代国人成长,就同黑猫警长一样,大家对它们的感情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一旦拍得不如人意,这样的失望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形容的。 动画版还能任由自己的想象挥洒,但真人版要克服的障碍就多多了。首先七个坚强勇敢又活泼可爱的葫芦娃上哪找呢?中国地大物博,最不缺的是人,用心选也能选出来,87版的红楼梦那么高难度的阵容不也选出来了吗。难做到的是特效,如何将一个虚幻的世界跟真人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才是考验功力的事情。 当然,要搭建这些东西,也不是不能做到。很多部电影已经告诉我们,在现代电影科技面前,只有想不到的,还没有做不到的。《阿凡达》能再现一个真实的潘多拉星,要营造出一个纯真的葫芦娃世界也是可行的。但仅就目前中国电影所达到的高度、表达的技巧、说故事的能力,甚至是用心程度而言,这种砸倒经典的可能性非常大。观众的担心和质疑其实都是对中国电影制作能力投出的一张张不信任票。 经典不是不能超越。《钢铁侠》、《变形金刚》都是脱胎于漫画,可是并不妨碍真人版的电影成为另一个经典。相比于漫画的距离感和不真实感,真人版其实更胜一筹。拿《变形金刚》为例,它不仅超越了漫画,还创造出了另一个奇幻世界。但要创造这样的世界是需要梦想需要追求的。 不能说拍摄于三十年前的葫芦娃一定达到了什么高度,只是里面渗透的热情和温暖,就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如果说技巧是硬伤的话,那么情怀就是软肋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不管是什么题材都不是靠奇巧取胜的,某种程度上说,拍的不是技巧,而是梦想是情怀。 如此说来,这还真不是光靠满腔热忱就能干成的事。为什么这么多年,总是有人惦记着经典这点事,无非是想沾点光。葫芦娃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票房的保证,拍得好自然好,拍不好只怕也亏不到哪里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吸引来眼球,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 这就不仅是个能力问题了。由童年来,回到童年中去,你是完美地再现一个梦想中的世界,圆大家一个梦想,还是傍一块牌子,借机收点好处?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想明白,是拍不好葫芦娃的。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