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我们会飞》在香港上映的时候,赢得了很多好评,不但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主演苏丽珊在香港金像奖和台北金马奖上也双双获得最佳新演员的提名。但是这部电影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却排片惨淡,口碑平平。 导演黄修平曾经凭借《狂舞派》一举成名,成为香港新青年的精神领袖。黄修平199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他,作品中有太多“香港式”的迷茫与憧憬。同样,《哪一天我们会飞》中有太多对香港观众来说非常有共鸣、有触动的“梗”,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可能完全是陌生的。 这是一部披着日韩小清新外衣的香港青春片,很清新,很“香港”,也很青春。《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清新主要体现在故事上。女主人公人到中年,生活非常迷茫,回到自己的中学寻找当年的真情和梦想,在回忆自己与两个男生纠结的爱恋中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有点像《情书》,也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清新也体现在影调上,高曝光,低光比,色彩鲜艳宛如童话,配上“那些年青涩的三人组”,充满了文艺青年追求梦想的小资腔调。 《哪一天我们会飞》同样很香港。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作为首个回归的“离岛”,香港人对未来充满了不安和焦虑。那一代香港青年是迷茫的,也是充满希望的。香港不是台湾,拍不出《我的少女时代》那样的校园故事;香港也不是内地,同样拍不出《青春派》那样的叛逆青春。香港就是香港,一块永远在自我身份认同中焦虑着的“飞地”,那里的年轻人追求娱乐,但并不逆反;那里的年轻人有爱有梦,但很纠结;那里的年轻人渴望飞翔,但是却不知道哪里才应该是自己飞往的终点。于是,所有的理想都会在时间的催化下等待破灭,前方不是青春的夭折,就是中年生活的混乱。这部电影展现了1997年之后香港的坎坷。 但《哪一天我们会飞》也是青春的。表现90年代的段落是青春的,三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块尝试探索梦想、爱情、友谊的真谛,极为纯澈的感情,极为单纯的梦想。香港是金融中心,但是香港人梦想的青春却是不沾染任何金钱味道的。表现2015年的段落同样也是青春的。整部电影虽然以一个“中年危机式”的开端展开,但是经过对回忆的挖掘和心结的释放,整部电影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很温柔的正能量,还有什么梦想比想要飞更加阳光呢? 所以说,《哪一天我们会飞》是一部香港意识和香港特征很强的文艺小清新电影。在本土化方面与内地观众存在一定的距离,也就存在一定的障碍。中国观众的审美已经被好莱坞大片洗礼得非常“好大喜功”,没有快节奏、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明星的电影很容易受到冷遇。但是不管怎样,这部中规中矩、不温不火的“小”电影,还是为中国院线的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