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世界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最多人生活的国家,这种情况也有助于乐观情绪在整个国家的传播”】 “消除贫困预计将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关注点”“最低工资制度将得到改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将被扩大,环保和改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这样的问题将更受重视”……外国媒体早些时候的“中国两会猜想”,显示出中国民生领域“大动作”的全球关注度。两会期间传递出的信息让世界更加坚信,“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将把中国经济引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将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的“民生蛋糕”也没有缩水,民生保障不降反升。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俄新社认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或许略有放慢,但将会改善13亿人的生活”。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打算与贫困问题作斗争,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俄罗斯《消息报》称,中国领导人能够成功实现宏伟的发展计划。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感受真切。近日,英国尤格夫调查公司对17个国家民众的调查显示,41%的中国民众认为世界会变得更好,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数据。形成反差的是,只有3%的法国人和6%的美国人认为世界会变得更好。西班牙《国家报》分析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正在变好。1979年以来,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中国是全世界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最多人生活的国家,这种情况也有助于乐观情绪在整个国家的传播。” 另外有分析认为,发达国家普遍的悲观情绪,源自深层的制度因素和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去年底,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大型研究报告指出,20%的成年美国人在贫困线附近挣扎或者生活在这条线以下,其中一半的人从2011年以来就一直是这种情况。而经合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经合组织成员的贫富悬殊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该组织成员国收入分配不公程度已达近30年来之最。美国《外交》杂志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不平等状况已达到新高度。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体系中最上层人士的收益激增。 让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应有的强国富民之道。中国正健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一项项着眼社会更加公平的改革陆续布局落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缩小收入差距,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日本《朝日新闻》指出,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下,中国现在将把着力点放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不公平上面。 中国改善民生的足音,让世界对中国故事的理解更加真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更加美好的明天。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