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之际,正是各地集中开展多种多样的“三下乡”活动的关键时期。应当说,科技下乡特别是专家送实用技术下乡,对于解决当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科技人员不足的问题非常必要,几乎有“吹糠见米”之效,因此一些地方组织的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或者在农闲期间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农民朋友是非常欢迎的。 但是据观察,也有一些地方虽然组织农民参加了各种科技下乡培训,收效却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出现农民听众中途溜号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科技下乡活动仅仅是办个培训班,搞几个讲座,结果主讲者在台上高谈阔论,却不管农民能否听得懂,听后能否实用,以致一些培训成了“作秀”。即使农民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解能力不强,记得不牢,在实际操作时容易走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科技下乡的关键在于要立足长远,适合农民的需求。因为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并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知识,而是一种实用技术,操作性强。对于农民来说,由于文化水平、理解程度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仅仅听几堂课,请专家或农技人员讲几小时,很难掌握到技术的精髓。另外,农民对新项目、新技术的熟悉、消化、掌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一定在培训中都能讲到。 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中,要在搞好科技培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讲实际、重实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续服务上。一是要在培训结束后不久,组织乡镇农技员和懂技术的干部尽快下村,把“科技下乡”的桌子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解决问题。二是要做好信息服务,准确提供最新市场信息,指导农民进入流通,注意生产与销售的衔接。三是要建立示范点或重点扶持几个技术较好的试点户、示范户,亲自示范,及时跟踪服务,使新科技在田间地头转化为生产力,真正把农村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村,送给农民。 |
相关阅读:
- [ 03-15]“掌握核心科技”更要秉承“工匠精神”
- [ 03-14]用制度创新助力科技创新
- [ 03-14]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 [ 03-10]领导干部都来关心科技创新
- [ 02-01]提速春运 靠科技更靠管理
- [ 01-25]加强科技思想库建设促进新福建发展
- [ 11-23]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点赞
- [ 11-13]国际科技论文如何走出“造假”的泥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