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寂寞报假警,为人子女须反思
2016-04-20 10:16: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马鞍山市公安局沙塘派出所民警发现,从3月底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里,辖区某小区一位七旬老人总是在凌晨两三点钟拨打110,称自己在家摔倒了,但是当民警走进这位老人家中时,却发现老人说谎,并没有摔倒,而是在家里泡了好茶等待民警上门,只要求民警能在家里坐一会陪他聊聊天。(4月19日央广网) 七旬空巢老人寂寞难耐,竟然半夜报假警,让警察上门陪他聊天。这辛酸的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一个老人孤独到何种程度,才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日益加剧,老龄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一些地方出台相关法律,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赡养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在精神赡养方面,重申家庭成员“常回家看看”的规定。对拒不接受或者消极应对的子女,老年人可采取向法院提起诉讼与信用记录两种措施。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去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意见(试行)》也明确规定,继承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判决时可视情况少分或不分遗产。可见,子女不尽精神赡养义务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常回家看看”本来就是子女们应尽的义务。然而,这一义务正在变成一些做子女的负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对14608人的调查显示,87.6%的人希望父母住进养老机构。足以说明老人已成“累赘”。 老人能否颐养天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当今国运兴盛,老人理应安度幸福晚年。尊老敬老固然需要法律制度兜底,但也必须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以法律维系的亲情也是非常脆弱、无法持久的。 子女不回家,固然有各种原因。比如,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大,这些显然都不是不回家的借口。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尚知道跪乳,为人子女,将来也要为人父母,如果不想到尽孝,岂不是连禽兽都不如? 现代交通和通讯高度发达,假如做子女的心中装着生养自己的父母,即便有重重阻隔,万般理由,也无法阻断人间真情。退一步说,做不到“常回家看看”,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远方的老人,总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吧?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