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精准扶贫岂能张冠李戴

2016-04-20 15:15:24 徐建中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今年75岁的陆运姑是武汉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村民,在村委会精准扶贫对口帮扶联户安排表上显示,陆运姑家的帮扶措施是助学扶贫,可督察人员暗访时发现,陆运姑孙子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家里没有孩子在读书。也就是说,陆运姑年老多病最需要的是医疗救助,助学扶贫对她家来说完全不对路。(4月19日《楚天都市报》)

需要的明明是医疗扶助,“享受”的却是助学扶贫,这说明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入户调查,帮扶对象都弄错,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真正需要帮扶的居民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救助,而国家的扶贫资金却流失了。

精准扶贫是国家花大气力推行的一种惠民举措,可实施到基层,工作人员为何会如此草率呢?首先是“精准识别”这部分工作非常繁琐,需要到基层深入调查才能完成,有的工作人员为了求简单,就选择了“闭门造车”;其次,是上级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管理不够,督促不严,这种长期的放纵就让一些工作人员觉得可以“投机取巧”;最后,不排除腐败的可能,扶贫对象错得如此离谱,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那么,就很让人怀疑,那些应该扶助给正常对象的资金究竟流向了哪里。

反正,不管是基于哪一种原因,“张冠李戴”都不可能把“精准扶贫”切实做好。所以,要想把“精准扶贫”做成功,必须先把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做到位,而这项任务,得靠基层工作人员来担任,最底层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免出现认识上的错误,这就需要上级部门加大素质培训,并对工作质量严格把关;而工作人员自己,应主动学习“精准扶贫”的规章制度,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地带给需要帮扶的居民。当然,如果工作人员因为渎职而损害了对贫困户的救助,那就绝不能姑息,必须用法律去制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