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虽然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但这一增速仍在合理区间内,一些先行指标回升,经济运行中呈现出诸多积极变化。与此同时,自增强式经济下行的危险仍未解除,需要进一步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中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高于市场预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属于温和上涨。总体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积极变化: 其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三大门类工业生产全面回升。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他一些指标也反映了生产经营状况改善。例如,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升2.4个百分点;需求生产——采购传导链条全面回升,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利润逐步增加。 其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提升,工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较2015年分别上涨1.1个和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9%,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总体2.2个百分点。 其三,投资、消费、出口全面超市场预期反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高于前值0.5个百分点,高于预期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3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出口增长18.7%,进口下降1.7%,进出口大幅改善。 其四,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加大。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外汇市场暂时稳定。 一季度经济回升,主要因素在于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发力、商品价格回升以及全球经济改善、美联储暂不加息、美元阶段性见顶等。 自增强式经济下行的危险仍未解除 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自增强式经济下行的危险仍未解除,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 一是新动力并未成为经济回升的主导,“传统色彩”依然浓厚。当前的经济好转,更多的是依赖传统动力,新动力相对不足,在高科技产业和高技术产品中,技术要素实际贡献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回升,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和基建拉动。新增贷款中,近一半流向房地产领域。 二是在投资主体结构中,民间投资增速回落,表明市场预期并未完全恢复。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依然繁重。资源的优化配置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成本抑制”现象严重,高成本成为抑制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拖累企业利润,影响企业投资和创新能力。 四是供需脱节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扭转。原有的供给体系和结构,无法适应国内外需求变化,致使高级产品供给不足以及产品缺乏差异化、个性化,难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 五是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累积不容忽视。民间借贷、地方债务中的结构性风险、P2P等机构违规设立资金池、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一些区域的快速上升以及企业杠杆率上升等问题,加大了国民经济运行风险。 加快结构性改革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面对新旧动力不足并存的特殊时期,我国亟须加快推进相关改革,大力促进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扭转自增强式经济下行趋势,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简政放权基础上,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实现放权与集权的动态平衡。完善包括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在内的清单管理机制,在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为市场主体“松绑”的基础上,规范和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完善惩戒机制,培育市场契约精神。 二是舒缓“成本抑制”,加快推进企业成长方式转化。其一,实施成本管理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组织和管理创新,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控制或削减生产成本、产品储运和销售成本。其二,优化宏观政策,引导融资、债务等成本下降。通过调整存量贷款、货币市场利率,引导市场实际利率下降。消转企业债务,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使企业“轻装上阵”。其三,加快推进企业成长方式转化,即由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通过提升产品特性,满足市场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三是统筹财政收入格局与减税清费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工业创新的税费环境。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效率提升仍将主要依赖于工业的创新与发展。清税减费与统筹税费格局、优化税制有机结合,稳定宏观税负水平。可以考虑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降至15%左右,合并简化税率结构;将企业所得税降至20%左右;加快开征房地产税、环保税,调整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种。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收费,降低社保缴费率,加快推进费改税。进一步加大投资抵免力度,支持自主创新。 四是加大差异化紧缺性公共投资力度,夯实经济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引擎。坚持差异化原则,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和生产生活中的短板,加大紧缺性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关系居民生活质量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公共投资。改变公共投资的方式和内容,提升投资效率,采取公私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投资引导基金等多种形式,激发社会有效投资,支持企业的原创技术研发投资,促进投资升级。 五是加快推进相关改革。比如,将去产能与国企改革有机结合,调整国有资本(资产)存量结构,在做强、做优的前提下,盘活、处置低效国有资产,激活社会资源,使资源在社会整体层面得到优化配置。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