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消灭虚假大学须先消除投机心理

2016-05-24 10:12:13 施经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日前,教育服务类网站“上大学网”公布了第五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73所虚假大学上榜。

2013年至今,全国已曝光五批共400余所虚假大学。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及时发布此类信息,对于指导考生、家长开展后期择校工作,防止受骗上当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们谈及虚假大学时莫不深恶痛绝,实际上,许多人对“何谓虚假大学”并无清晰认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将“虚假大学”和“野鸡大学”简单混同起来。野鸡大学这一称谓源于美国,指的是“经过注册,但因教学质量过差,其授予的学位不受认可的学校”,所以,名副其实的野鸡大学颁授的是“真”文凭。“虚假大学”则全然不同,它们从一开始干的便是贩卖“假”文凭的非法勾当,将其混同为野鸡大学,无异于弱化了其危害性和恶劣影响。既然虚假大学本是子虚乌有的存在,那么,它又为何屡禁不绝呢?

一种观点认为,虚假大学对普通考生和家长有很强的迷惑性。从已公布的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大学的名称常常由省份名称与专业名称组合而成,无不貌似尊大。在查询学校信息时,“官网”内容也“五脏俱全”,一时之间实在难辨真伪。如榜上有名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光浏览名称及网站都不易发现破绽,因为校名采自北京建筑大学的曾用名,网站内容也编制得有模有样。今年5月,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发表声明:“南方科技学院”盗用其官网内容进行虚假宣传。试想,如果学院未及时发现这一情况,不明就里的考生该多么被动。为此早有网友呼吁教育部要加强信息公布,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不过,单纯依靠教育部和公安机关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教育部加强信息公布,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再配合群众举报,才是打击虚假大学的最佳途径。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少考生和家长往往在“确定”受骗后才选择报案,而在此之前,却抱着投机心理,希望通过虚假学校“廉价”地购买文凭。此前,一位名为“东东”的网友在网络上吐槽,称自己花费1万多元通过“上海工程管理学院”网络教育买到“本科证书”,最后因检索不到证书编号才发觉上当。在“东东”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无辜的受害者,可是,当他掏钱买证书的时候,本该有所怀疑了,他肯定明白,正规学校并不允许买卖文凭。其实,每年高考结束后,由学校组织的填报志愿工作,各项安排虽称不上天衣无缝,虚假学校也断不敢贸然跑到学校自我推销。他们主要通过网络散布虚假消息,吸引“有需求”的考生和家长主动联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同此前国家专门整顿的“山寨社团”,许多人明知社团为假,仍欣然参与其中,说穿了,是希望趁机捞一笔可供将来“混水摸鱼”的好处。不少用人单位在接收员工时,对文凭真伪不加核实,这便给那些一门心思投机钻营的考生和家长以可乘之机,并变相纵容了犯罪分子的欺诈行为。这并非在为诈骗者辩护,他们的行为触犯国家法律、扰乱教育秩序,没有丝毫可以辩解的余地,只是贪小便宜的考生由于暂时受挫便走“捷径”,也不得不予以指出。

“有需求就有市场”,经济学原理往往能揭示出残忍的事实。要消除虚假学校,必须从源头上掐断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心理,考生和家长必须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审慎作出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