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粮价又跌,粮农需帮一帮

2016-06-17 08:48:25 谢佼、黄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当前一些产粮省份冬小麦产量、价格双双下跌。农民算账发现,辛辛苦苦一季,按市价销售小麦很可能不够本钱。而市价又受制于小麦质量,粮食企业如果高价收粮,可能很难盈利。农为国本,粮系民生,在政策托市不见效或暂无托市时,各地党委政府应一把手力抓,想出新办法,替农民分担损失,共济时艰。

表面上看,小麦价格下跌是市场问题,一些地方领导会觉得责任都是粮食企业的。实际上,地方粮食企业回旋余地很小,亏损数十万元就会伤筋动骨;小麦保险对农民的赔付也微乎其微,这些办法一旦失灵,就迫切需要相关各方拿出新招。

首先要正视和调控工业投资和三农投入的均衡。以四川广汉为例,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地工业投资和粮食生产情况,一个工业企业动辄上百亿规模,营收以亿元计算,而在相邻的种粮地块,农民卖粮时为了5厘钱价差宁愿穿越两座城市。面对这一明显落差,政府部门必须有所作为,给种粮农民以切实帮助。

工业投资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依靠工业投资带起来的地方经济,也要为三农留足空间。政府之手适当反哺农业、扶助农民,也有助于城乡工农均衡发展。

其次,要帮助粮食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现代市场。要运用好粮食期货等价格预售手段,把农民种植风险分摊到社会资本上,让社会适当肩负起反哺粮源、培育上游的责任。

此外,相关行业也不能只算经济账。当前国际粮价一路走低,进口小麦质优价廉,要实现国内粮食安全,就必须给国内粮食寻找出路。因此,在流通渠道要为国产粮提供保护,不能任由进口粮拉低粮价。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大农民为此做出巨大贡献。只有种粮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中国经济的根基才稳固。当下,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和农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民众责无旁贷。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