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6-07-12 10:20:02 南方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习近平总书记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要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国经济学家的培养提出了殷切期待,必将大力推进经济学科建设、造就世界水平经济学家,更好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发挥作用。同时,我们正经历着一场事关发展全局的理念变革,正在进行着一场宏大而独特的发展实践创新,这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在解读中国发展实践、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中国的专家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应该最有发言权。但现实却是,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我们的理论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切理论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眼下亟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经济学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和成功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繁荣发展的深厚土壤和历史机遇。但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经济学家,是广大政治经济学工作者必须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经济学家愈发重要。因为要实现更好发展,就必须有人能更好地分析形势和环境,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大势,更好地应对挑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养成问计于专家学者的习惯,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资源,对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的要积极采纳。只有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才能为专家学者成长为国际一流经济学家营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专家学者也要立足国情、深入调研,着力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注重从客观经济事实出发,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及规律,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达至世界一流水平。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便是国内一流经济学家,也要清醒认识同世界的差距,主动向国际一流水平挺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理论贡献。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试验场、排头兵,应该而且能够涌现一批一流的经济学家,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经验总结和学理支撑。(南方日报评论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