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抗洪救灾也需抗击另一种“洪灾”

2016-07-26 07:12:08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对谣言要击碎,对流言要瓦解,对轻佻的质疑要冷眼相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取得抗洪成效。】

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汛期,俗称“七下八上”。而前段时间,南方多个省市发生的洪涝灾害,同样牵动人心。面对今年严峻的抗洪救灾形势,各地不敢稍有懈怠,坚持守土有责、履职尽责,正尽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

毋庸讳言,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繁重,这与一轮轮的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有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来不得半点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值得欣慰的是,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冲锋在前、敢打硬仗,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人心齐,泰山移”,越是抗洪的紧要关头,越需要全民总动员;越是遭遇重大灾害,越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奋战。整体看,干群同声相应,军民同气相求,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正在冲击这种良好氛围,与当前的抗洪气质格格不入,一定程度上说,我们所要抗击的洪灾,除了自然灾害,还包括另一种人为制造的“洪灾”。这种洪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隔岸观火,冷嘲热讽。抗洪救灾,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个群体的事,而是人人有责,应该全民参与。遗憾的是,有一些人不仅不参与抗洪,反而热衷于说风凉话,今天嘲讽这个城市启动“看海模式”,明天讥笑那个城市经不起暴雨“洗礼”。有时间动动嘴,却不会动动腿,直接参与抗洪。与其说三道四,不如建言献策,须知抗洪救灾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其二,妄自菲薄,扬洋抑中。应该承认,发达国家的抗洪经验当然可以为我所用,此之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每当洪水肆虐、城市内涝之际,总有一些人将攻玉变成了攻击,攻击我们的抗洪措施不到位、抗洪设施不完善。与此同时,极力美化外国抗洪救灾多么高大上,多么有效率有效果。事实证明,这是一厢情愿的误读,比如所谓的德国“抗洪神器”已被证实夸张。

其三,贬损英雄,乱贴标签。“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此前湖南华容县新华垸发生溃口,危难关头,当地16名私家车司机,以“连车带石”的方式将卡车驶入洪流堵溃口,成功阻止溃口扩大。消息传出,举国称赞。然而,却有人质疑是拿生命开玩笑,还有人批评不尊重民众的财产权。且不说征收卡车符合《防洪法》,而事后当地政府补偿重奖卡车司机,就是弘扬正气,不让英雄流血流泪。

其实,但凡稍有是非观和辨别意识的人都会清楚知道,像抗洪救灾这种事关全民利益的“大项目”,最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需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形成合力产生效力。换言之,制度优势在抗洪救灾中显现无遗。多年抗洪救灾的实际效果早已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绝非说说而已,而有不胜枚举的现实例证。在与洪涝灾害的抗击中,我们的设施、管理和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这一点世人有目共睹,比如日前北京市普降暴雨,但损失远低于4年前的“7·21”暴雨事件。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行动起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我们看到,面对肆虐的洪涝灾害,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力争将损失减到最低。我们更看到,不少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没有标榜,更没有邀宠,而是默默坚守,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竹密无妨溪水过,天高不碍白云飞”,流言蜚语动摇不了相关部门抗洪救灾的决心,闲言碎语也抹杀不了抗洪勇士的无私付出。习近平强调,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诚哉斯言,对谣言要击碎,对流言要瓦解,对轻佻的质疑要冷眼相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取得抗洪成效,这是对那些论调的最好反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