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检查”打造药品安全的“铜墙铁臂”
2016-07-26 16:19: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
“飞行检查”最早应用在体育竞赛中对兴奋剂的检查,指的是在非比赛期间进行的不事先通知的突击性兴奋剂抽查。这种检查方式因具备突然性和震慑性,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后来被推广到许多认证单位。 2006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药品GMP飞行检查暂行规定》,就建立了飞行检查制度。而福建省出台的《福建省食品药品飞行检查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投诉举报或者其他来源线索表明食品药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发现食品药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等7种情形下,食药监部门可以组织开展飞行检查,可谓是对国家食品药品管理部门政策的积极“呼应”。 突然袭击式的药品企业“飞行检查”属于日常检查的“升级版”,对于监管部门掌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的真实状况,克服药品GMP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检查走过场的不足大有裨益,所取得的效果也有目共睹。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飞行检查”以来,已经对24家企业被处罚,其中23家GSP证书被收回,1家被撤销便可以领悟到这种检查方式的威慑力。 医药行业是社会的“良心”,一旦行业缺乏严格规范,防线失守溃败,将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对对药品GMP认证适时检查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医药行业存在的“走票”“挂靠”“回收药”等诸多“潜规则”已经威胁到了药品的安全性,然而之前监管部门的检查大多是通知检查,以至于企业呈现一种“最佳状态”,致使检查流于了形式。所以,要打造药品安全的“铜墙铁臂”,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检查方式,时时给药品企业“敲敲警钟”,“飞行检查”无疑是一个“杀手锏”。 就福建的“飞行检查”结果而论,GSP证书被撤销,相当于这家企业被判处“死刑”。因为GSP证书被撤销后要想再获得,根据相关规定至少要6个月,这期间企业的供应链极有可能已经断裂,几乎没有“再生”可能,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就是要重构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良好生态,倒逼该行业重新洗牌。 医药行业的“飞行检查”也不能“风景这边独好”,该模式完全可以推广到政府重点关注和社会热点领域中去,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借鉴药品行业“飞行检查”的经验,也让自己部门的检查“飞起来”。 |
相关阅读:
- [ 07-26]福建省实行药品经营企业飞行检查 倒逼行业洗牌
- [ 11-18]事先不通知 泉州实施飞行检查督促药品企业整改
- [ 11-20]餐馆食品有隐患要接受飞行检查 检查事先不通知
- [ 06-02]上海市质监局实行“飞行检查”常态化
- [ 05-25]上海“飞行”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334家 立案96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