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喧嚣的朋友圈需要高唱“离歌”

2016-07-27 07:46:01 宋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在微信朋友圈几乎就是整个交际圈的今天,发消息、等消息、回消息成为我们的日常。然而,不断被投票、代购、广告信息刷屏,也让一些年轻人选择了关闭朋友圈。一项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认为,朋友圈是自己的私人领地,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认为,朋友圈是朋友间的“秀场”,可以尽情交流,无所保留;然而,朋友圈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不难发现,如今的朋友圈已被各种商品推销、广告分享、点赞邀请所充斥,逃离朋友圈,也变成许多人跃跃欲试的“青年口号”,然而,高唱“离歌”真的能逃离吗?

其实,在朋友圈发声,和每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举止一样,具有特殊的传播和示范效应,即便是晒娃或者秀自拍这类小小的举动,稍不注意也会引起朋友的反感。并不是说朋友间的情谊在朋友圈荡然无存,而是在网络空间的虚拟环境之下,朋友圈更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们习惯了关心涉及自身利益的大小事情,而如果一些内容并不在自己的认知接受范围内,那么无疑会带来观点的激突,甚至是拉黑或者屏蔽。

也许很多人并不会在意朋友圈的细小举动,将自己相册里的美图附上文字,往微信朋友圈一发,晒晒自己的生活,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会使自己成为朋友间的话题对象。你我可能都有在朋友圈秀过自己的事情,但除了秀之外,似乎也就只能和朋友之间进行看似亲密实则套路化的互动而已。

朋友圈已经成为敏感信息“泄露重灾区”,而更严重的是,现实社会的情感,在朋友圈的点赞和投票要求下被淡化得越发明显。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朋友圈发言的人有这些表现:因为工作和生活需求,所以寻求虚拟回报;因为太无聊,所以想找人聊天……有需求的人满足不了心理预期,无聊的人却找不到人说话,不想说话的人每天看着别人说……如此循环下去,朋友圈自然而然成为了大众的慵懒空间,评论别人的事情头头是道,剖析自己却是支支吾吾,可以满腹经纶地说出一些大道理,却只是局限在朋友圈中。

在信息碎片无处不在的时代,你我可能都只是朋友圈的一个看客而已。想要关闭朋友圈的人占绝大多数,但能主动关闭朋友圈的却是少数。关也好,不关也罢,各种人各种精神,各种爱各种姿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方式,选择适合的方式就好。虚拟世界的朋友圈,毕竟也只是现实情感的映射而已,并不能够代表真实的社会环境,离开朋友圈,也许才是喧嚣世界的独立选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