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是开门立法的典范
2016-07-29 09:51:4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28日,酝酿了两年之久的网约车新政终于出台。这部新规的出炉颇为不易,中央牵头、地方实践、多方咨询、反复研讨,其间已数易其稿。最终公布的文本,由七部门共同署名,涉及至少十一个部门的管理领域。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但类似于网约车、电商平台等新生事物,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如今,随着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互联网 ”、分享经济、“双创”等各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出现,大量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在各行各业纷纷涌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是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大量社会治理难题。如何应对新生事物,不仅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也影响中国能否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发展方向。 网约车作为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次新政从无到有,正是鼓励创新、依法治国的最佳注脚。对于出行需求日益增多的城市,网约车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短短数年内,从新生行业爆发生长为庞然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在方便公众出行的同时,其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司机人员混杂、不当竞争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合法地位,限制了网约车平台的长远发展。因此,必要的规范不仅是公众所需,也是行业发展所需。 网约车新政的制定过程,也是开门立法的典范。从2014年初网约车平台推出大规模补贴,到2015年网约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再到2016年初多方博弈网约车新政。一部新政的出台,必然涉及多方的利益,如何兼顾改革、稳定和发展,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的课题。网约车新政出台过程中,不仅相关部委反复调研,上海、义乌等地也积极探索,各个省市充分讨论,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公司更是各抒己见。最终出炉的新政,基本上成为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网约车只是诸多新生事物中的一个代表,但网约车治理的经验却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闭门造车不可取,立法更应打开门。监管机构需要有更敏锐的观察、更广泛的调研和更冷静的思考,新兴企业需要更充分的表达、更用心的发展和更理智的自律。网约车的实践证明,政府和市场能够实现理清边界、良性互动,既有业态和新生业态也能够协调发展、健康代谢。 |
相关阅读:
- [03-31] “专车病了”,管理部门要当好医生
- [04-21] 出租车市场化仍需“平权思维”
- [03-31] 网约车行稳至远不能一罚了之
- [03-23] 网约车需要法律身份更需要市场竞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