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问题,是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把理论创新理解为“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这一论述,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也明确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应当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是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把理论创新理解为“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以解决这些矛盾为直接目标,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理论,甚至是新知识的增长点,而新的理论则因其具有解决矛盾的能力而被确认。简单地说,理论创新应该是为解决问题而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之所以构成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它以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化、问题化理解为前提,以实现现实世界革命化即劳动人民的自我解放为目标,探索“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作为劳动人民自我解放实践的内在的理论环节,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发现实践中的深刻矛盾和问题(而不是对既成现实做出同一性的解释),进而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成因、性质、状况、发展趋势等,最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等(而不是使矛盾和问题消解在思维和理论中就万事大吉),即探索实践的可能方式,并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创新的现实性、真理性和力量。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自我解放所面对的环境、条件不同,所能达到的现实实践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也总是要重新为自己确立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对象,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与恩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为工人阶级启蒙和现实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列宁主义是对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的探索,最终以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建党理论等完成“十月革命”在思想中的预演。毛泽东思想则是以创造性地提出在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为起点而构建起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全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今天,我们大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是某种先验逻辑的历史展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切近的根基,近现代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实践历史、实践问题的历史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钥匙。 坚持问题导向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但这种方法论的实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着极高的政治立场、理论素养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要求。仅就发现问题而言,发现问题的过程是揭示现实中深刻矛盾的过程,也是把现实问题深化、抽象为理论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和政治立场决定视野,决定提出怎样的问题;理论素养决定着提出问题的能力、深度和水平;研究对象材料积累的多少决定着提出问题的真假程度。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莫不受到上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直接决定着理论创新的可能、性质、方向和程度。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须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支持、学理支撑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以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以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破解改革发展的新课题,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