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拍经典,是一种冒险。对于经典作品的读者、观众来说,经典已成为牢牢占据头脑中回忆的一部分。经典并不是不可新拍,但如何拍好,出新出彩,成为新的“经典”,是一个大课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自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但播完26集不到一周,网友又开始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微博上求更新。 “蛇精,还我爷爷,还我爷爷!”这句台词你记得吗?30年前,13集动画片《葫芦兄弟》播出,堪称中国动画经典,更是不少“80后”的难忘记忆。《新葫芦兄弟》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合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网友的吐槽主要集中在:造型上,原来葫芦兄弟的中国风变成日版萌娃,蛇精还长了一张“网红”锥子脸;剧情上,开头出现了一个新反派“金翅雕”,爷爷变成了土地公公,会法术,还像唐僧一样啰唆;语言上,使用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吓死宝宝了”等较多网络流行语。 30年前的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是有福的,他们生下来不仅不用再像父辈一样饿肚子,而且还有动画片看,《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这些经典动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动画片虽然在技术上无法和今天的动画片相媲美,但也深得当年小观众的心,成为“80后”“90后”童年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新拍经典,是一种冒险。对于经典作品的读者、观众来说,经典已成为牢牢占据头脑中回忆的一部分。当年的阅读、观看体验不仅是一部作品,还是一代人情感的升华。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当他们看到新拍的《葫芦兄弟》和他们的集体记忆毫不搭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因此,新拍经典要想成功,成为能够被认可被接受的“新经典”,就不能把目光盯在当年的观众身上,而在于吸引今天的观众。一部作品无论是不是翻拍经典,它最终的成绩都将取决于其市场表现和文化表现。着力于适应新时代的新趣味。但是,对于《新葫芦兄弟》来说,要想吸引今天的小观众谈何容易。现在的孩子,和他们的“80后”父母的成长环境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有电视机有动画片看就十分满足了,今天的孩子可是伴随着电子产品出生的,如果没有真正几把刷子,恐怕很快就被口味挑剔的小朋友们换频道了。因而,经典并不是不可新拍,但如何拍好,出新出彩,成为新的“经典”,的确是一个大课题。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