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耍流氓,“掌上安全”谁来保障?
2016-08-16 16:10:44 来源: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时下,各式各样的APP(手机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掌上生活”。然而,隐忧不期而至……8月5日,工信部公布32款不良APP名单,涉及侵犯用户隐私、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告等“罪名”。(8月15日 人民日报)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原本作为一种沟通工具的手机,渐渐成为了主流的上网娱乐工具。截至今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到惊人的6.56亿,并且仍在呈上涨趋势,而这部分手机网民也有着自己的特定称谓—“低头族”。 “低头族”的大量增长带来了手机软件市场的迅猛发展,各种交友、娱乐、购物APP扑面而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掌上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各种困扰也纷至沓来。在眼花缭乱的移动应用程序市场中,不良APP大量存在,涉及侵犯用户隐私、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告等流氓行为,人们也都不胜其扰。那么,为何一再治理,这些恶意APP还会有如此之大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如今手机软件市场更加开源,入市门槛过低,只要懂得相关知识技能,几乎人人都可以通过审核,开发并发布手机APP,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的网络管理法规和相应的监管技术水平未能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无法主动规避相应风险,这也是行业底线一再失守的现实因素。 面对防不胜防的不良APP软件,我们的“掌上安全”如何保障呢?首先,作为手机用户,要保持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比如从正规商店购买智能手机,尽量从官方渠道下载手机APP,安装软件前仔细阅读软件权限,不轻易点击短信里的网站链接等,这些都是规避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 其次,由于恶意APP隐蔽性较强,仅靠网民自身的防范是远远不够的,在提升全民网络素养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信息监管,规范APP平台审核,并制定相关法规,注重源头治理、全程监管和事后惩处相结合,用技术来甄别,用制度来规范,用惩处来震慑,充分捍卫消费者权益,确保手机APP市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与此同时,“低头族”的盛行也带来了人们的“手机依赖症”,时间都消磨在了各种APP应用中,不仅弱化了人际间的交往,使自己被手机“绑架”,也对不良APP的流氓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加强自制力,适当使用手机,成为手机的主人非常有必要。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手机所带来的生活困扰定会远离我们的视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