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开始发酵的上海离婚买房潮,8月下旬的有传言称上海将继续加强对楼市的调控,广为流传的细则中甚至对离婚买房有了明确的政策约束。2011年“新国八条”发布以后的5年来,每次房地产调控收紧之际,一线城市的离婚率就直线上升。(9月4日《经济观察报》) 每当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中国的离婚率也会迅速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中国式离婚”。近年来,“中国式离婚”现象,在各大城市轮番上演。这条获取利益的捷径,让很多夫妻纷纷复制仿效。 所谓“中国式离婚”,其实就是夫妻为了缩减成本,离婚买房。这已经成为钻政策空子的一种手段。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婚姻的亵渎,也是对法律的蔑视,其隐含的风险更是不可小觑。事实上,并没有实质上的假离婚,夫妻一旦离婚,所有财产将进行分割,再次购房后,产权也是在其中一人名下;即使手持协议也难保权益,当事人也可能会陷入人财尽失的尴尬境地。 再者,夫妻“离婚买房”,是一种出卖诚信的行为,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信用困境。众所周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人的立身之本。然而,如今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稀缺资源,让我们产生不信任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夫妻“离婚买房”,就是典型例证。 夫妻“离婚买房”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源于监管的缺位。比如,发生在上海的“离婚买房”事件,从婚姻登记机构到住房、民政等管理部门都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此,审视“离婚买房”事件频频发生,根不在“假结婚”,而在于政策和监管存在漏洞。 夫妻“离婚买房”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一种病态获得感,这需制度疏解。首先,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更加科学、细致。特别是对于楼市调控等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可持续性,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妖言惑众。此外,进一步普及婚姻法,大力宣传夫妻“假离婚”的危害和风险,引导市民恪守诚信、敬畏婚姻,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寻求获得感。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