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打击电信诈骗关键要杜绝不作为

2016-09-25 22:50:59 樊大彧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此次最高法等六部门发布通告,在对有关诈骗犯罪人员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对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也给出了最后期限。电信企业必须放弃一些短期经济效益,承担起社会责任,除了坚决彻底地实行实名制,还要主动采取各种技术手段甄别、拦截可疑电话号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行动。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六部门,23日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要求,凡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相关报道见03版)

有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企业被骗得破产倒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公害。六部门联手向其宣战,一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蔓延的攻坚战即将打响。在进攻集结号吹响之际,有三个不幸早逝的年轻生命不得不再次提及,此前山东、广东等地连续发生三起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三名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年轻生命的逝去,让整个社会深感痛惜,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电信诈骗的危害,同时也督促政府多部门联合出击,用出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愈演愈烈,造成的巨额财产损失触目惊心,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势在必行。目前,在贩卖个人信息、获取电话卡、银行卡等电信诈骗的主要环节上,各种不法分子进行着社会化分工合作。在我国围绕电信诈骗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其“年产值”超千亿,从事电信诈骗及相关“产业”的人数则超过百万。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要想彻底斩断电信诈骗产业链条,各有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实名制已推行多年,且一直被视为整治电信诈骗的“大招”,然而时至今日,手机、宽带、上网卡等电信业务非实名的问题仍很严重。正是因为一些电信企业的不作为,才导致虚拟运营商行业管理混乱,违规开卡、随意修改号码显示等问题突出,这也让一些群众因此上当受骗蒙受损失。此次最高法等六部门发布通告,在对有关诈骗犯罪人员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对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也给出了最后期限。电信企业必须放弃一些短期经济效益,承担起社会责任,除了坚决彻底地实行实名制,还要主动采取各种技术手段甄别、拦截可疑电话号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行动。对于依旧“不作为”的电信企业,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查处,直至取消其营业资质。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金融机构也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此次《通告》对银行卡的存量清理、新卡开立等都做出针对性规范,同时定下新规,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将在24小时后到账。有关金融机构必须迅速、全面地落实新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针对诈骗活动的新动向,适时采取反制措施。另外,此前对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不作为,也比较普遍的存在着。等到诈骗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导致受害人家破人亡,再去破案也为时晚矣。几乎所有电信诈骗案都与个人信息泄露脱不了干系,因此,公安部门在积极破案的同时,也要在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治理方面更有作为。

去年全国电信诈骗共立案近60万起,造成经济损失220多亿元,有关犯罪行为已经猖獗到不可容忍的地步。严打电信诈骗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是各相关部门必须杜绝“不作为”,在各自领域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各部门还要强化联动协作,逐步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体系,确保公众利益不受侵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