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一名网友用一张某自营商城的网购卡购物,该电子商城要求她进行实名认证,绑定电话号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账号。网友提出,央行规定金额1000元以下的预付卡可以不记名使用,且用预付卡购物不存在借贷或抵押,与用户的银行账号没有任何关系,但该电子商城坚持要求用户实名认证、绑定银行账号,否则预付卡不能使用。 这名网友被电子商城勒索个人信息的遭遇,一定会引起有类似经历者的共鸣。眼下,很多互联网电商都在拓展金融业务,千方百计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当作抢夺、巩固市场的最原始手段。一些移动互联网APP强行收集用户位置、身份证号码、电话簿、银行卡乃至通话和聊天记录等信息,也很是为人诟病。今年一季度,工信部、工商总局对43家手机应用商店的APP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发现其中29款软件存在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扣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违规、过度甚至恶意搜集、勒索用户的个人信息,侵害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APP必须大力遏制和克服的一个突出问题。 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一些移动互联网APP违规搜集、恶意勒索用户个人信息,违反了上述规定中的“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特别是“必要”的原则。明明用1000元以下预付卡购物可以不记名,电子商城非得要用户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或者下载使用某款APP原本只需提供用户姓名、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就够了,该APP非得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延伸信息,诸如此类的条件,明显超出了“必要”的原则,而变成了过度搜集、恶意勒索用户个人信息的“霸王条款”。 一些移动互联网APP违规搜集、恶意勒索用户个人信息,主要是为了多多益善地发展“用户经济”,充分开掘用户身上的价值和潜在价值。对移动互联网APP来说,用户、“粉丝”既是最基本的资源,也是抢占市场、拓展空间最关键的武器,而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越是详尽充分,APP就越能通过个人信息控制把用户“绑定”、“绑牢”,并在与用户的互动博弈中形成更大的优势和强势。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移动互联网APP掌握、控制得越多,用户在APP面前就越是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这对依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构成了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不少移动互联网APP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在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方面的工作却严重滞后,这使得被他们搜集、勒索到的用户个人信息,时刻面临着被误用滥用、被非法“攻陷”、被人为泄露甚至被出售牟利的巨大危险,并为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信息资源。APP收集、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越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工作就越繁重,责任、困难和压力也就越大。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也为了减轻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责任、困难和压力,APP应当有克制、有限度地搜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而不是无限扩张自己搜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欲望。 当然,对移动互联网APP来说,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用户的抗拒或者同行的竞争,而只能是来自法律的制裁惩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移动互联网APP非法搜集、使用居民个人信息虽然有相应的罚则,但还缺乏更明确细致、操作性强的制裁条款。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亟须进一步强化升级和严格执行,才能对APP信息勒索构成高压震慑和有力惩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