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贫困生”称谓绑架了尊严
2016-11-10 16:13: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网帖“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引起网友热议。作者称,大学时有个同学,打球总穿着开裂发黄的鞋子,家里省吃俭用几个月,给他买了双打四折的耐克鞋。他视如珍宝,每次打完球都要刷一遍才行。后来他的助学金资格被取消了,只因“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11月8日 澎湃新闻)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制定了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这些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 与此同时,这些人有着与其他学生区别开的称谓——贫困生,如同被打入“弱势群体”,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别样的感觉。正缘于此,人们下意识地认为,贫困生就要有贫困的表现,不能用名牌,不能戴饰品,不能喝牛奶,不能谈恋爱……这些人为限定因素,使得贫困生不能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生活上的自我否定,让他们感到失落和自卑;尊严被“贫困生”这个称谓“绑架”,让他们失去了应有的朝气和快乐。 应当看到,很多学校发放助学金缺乏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少部分本不贫困的学生,通过种种途径申领到了助学金,占用了宝贵的社会资源。有的学校为了公平起见,甚至要求申请人上台陈述家庭困难情况,但让学生当众“揭伤疤”,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显然是不合适的。 诚然,助学金应当用在刀刃上,留给最需要的人,所以学校在发放环节严格把关,也无可厚非。但只因穿了一双打折名牌鞋就判定一个家庭的贫困程度,略显武断。贫困不贫困,需要家庭年收入证明和家庭实际情况等指标综合评定,而不是看一个人的凄惨程度。如果这位贫困生申领助学金程序合理,他的助学资格就不应取消。况且,贫困生本身也有追求美的权力,不必感觉低人一等,刻意做出贫困的样子,在怜悯的目光下生存。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良性的、社会认同的助学金认定机制,还需要第三方介入,对高校的助学金发放行为进行监督。一个负责的学校和社会,应当帮助贫困生过上自强不息、有尊严有追求的生活,让温暖的制度加入人性之美,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政策资助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性关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