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践行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2016-11-15 20:30:39  来源:宣讲家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二、网络群众路线的新特征与新要求

理论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任何理论,一旦把它变成一种教条就会对实际的工作产生一种的莫大的危害。所以说群众路线这样一种思想,我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它必须要对它进行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这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服务于实践。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出了重大的部署。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政治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4月19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全党自上而下的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今天,网络已经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 ”模式已经在众多行业和领域落地生根。既然群众在广泛使用网络,我们领导干部显然也不能够离开网络。2016年4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了网络群众路线,要求广大的党员干部要通过网络来走群众路线。他明确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族、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自然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来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来看看,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他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爱心,对于他们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于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于他们不了解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宣介,而对于错误认识要进行及时的廓清,对于怨气怨言要及时的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讲话中的要求和党的历史上的群众路线思想具有着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体现在,在宗旨上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够脱离群众,要和群众保持亲密的血肉联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积极回应群众的现实关切,这一点也是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一脉相承性的。

今天,我们已经身处网络时代,网络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网络时代群众路线思想又该有什么样的发展和超越呢?

第一,我们在网络时代开展群众路线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既是一种现实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比特环境。这样一种环境,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谓的虚拟环境,它恰恰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一种新的体现方式。第二,群众路线工作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解决好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要将解决好实际问题与解决舆论问题并重对待。不只是要在实际工作上切实为群众谋福利,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而且在舆论方面也要积极回应群众的呼声,进行解疑释惑,不能只做不说、闷声不响。第三,群众路线的工作对象出现了深刻变化。由传统的实名工作对象转变成了匿名的工作对象。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为谁服务是非常清楚的,它是我们直接交往的对象。而对于网络来说,我们的服务对象则是千千万万的匿名对象。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匿名的网络账户,并没有体现出他姓甚名谁,来自于哪里。但是,在这一个个虚拟的账号背后,却是一个个的实际的利益主体。这就是我们群众工作对象所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巨大变化,网络群众路线也必然呈现出新的内涵。这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把事情做好,切实为群众谋福利,还要在网络空间当中把话说好,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当中去,这两个方面可以说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