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创新让中国很多互联网技术应用走到世界前沿

2016-11-16 17:58:07 李俊慧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系列评论(4)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李俊慧

今天,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正式召开。

从首次搭台到提出主张,再到扩大交流,小小的乌镇俨然成为世界互联网风云际会的最佳舞台。而站在全球视角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人口基数、技术创新和适度监管则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范围内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这种趋势预计还将持续很久。

作为连接人与人的重要技术创新成果,互联网的价值和潜力与网民规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商业角度看,只有网民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很多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得以运转并获得持续良性发展,也才能诞生出更多的新兴互联网公司。

从新闻到游戏,从外卖到约车,“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贯通,不仅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得以发挥,让传统产业有了转型升级的机会,还催生了很多新兴业态或服务模式。更重要的是,以前很多看似难以两全的公共政策或举措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为例。在传统公共自行车发展和管理模式下,中小城市相对会运转得较好,但是在类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中,由于地域面积过大,人群活动范围太广,反而使得传统的公用自行车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但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摩拜单车等代表的“分享经济”或“共用经济”模式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借助定位技术、扫码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等,既可有效监控车辆的位置及数量,也能方便用户快速查找身边的可用车辆。

这些新技术或新应用得以崛起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相当数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简单来说,92%以上的网民在使用手机上网或移动上网,给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恰恰是因为类似4G等基础技术的覆盖范围广泛,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需求多样化,才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业态。

当然,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大范围普及,随之而来的治理和监管问题也显得较为繁重。比如网约车的准入门槛和动态监管,网络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类似摩拜单车等可能出现的乱停放及损坏车辆的回收问题等等。但 毫不夸张地说,包括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应用情况,我国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

那么,我国部分互联网技术或应用之所以有机会走在世界前沿的原因有那些呢?首先是人口基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次是技术创新,最后是技术创新与政策监管的适度平衡和良性互动。因此, 人、技术和监管达到创新平衡的最佳状态,是我国在很多互联网技术或应用走在世界前沿的重要原因——既容忍了新技术或新应用对传统模式的适当冲击,又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监管门槛,促进新老业态有序健康发展。

此外,站在全球格局之下,中国互联网与其他国家的互联网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世界各国如何公平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等问题,也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需要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四项原则”,以及“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的“五点主张”。“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不仅成为我国互联网治理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方向。反映在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实践来看,酝酿许久的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将于明年6月1日实施。而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层面,争论多年的“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治理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为世界各国更好参与域名系统这一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融入才能改变规则,参与方可影响治理。虽然我国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道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讲话中所提到的“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要求,持之以恒积极推进,就不怕晚、不怕慢。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