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扭曲的家校关系让“孩子苦家长累”

2016-11-18 06:53:50 雨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十分期待建构一种健康和谐的家校关系。

现在老师和家长的日常沟通,主要通过QQ、微信等方式。但这种日常联系可能是家长感觉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如果是双职工家庭,父母经常加班或出差,确实不可能实现每天在家督促孩子学习。而且有些孩子知道老师会发作业给家长,自己就不再认真记录作业,等着回家看家长的微信群。

我孩子上二年级,每天的语数外等主要课程,老师会发送提醒给家长。孩子所在的学区按照减负政策规定,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不举行期末考试,也没有课外辅导班。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度,老师会发送每天的教学进程给家长,还有每天一次语数练习册检查和背诵检查签字,每天口算练习,每天英语朗读背诵……每到下午,微信群就不断有消息提醒。但我发现,老师似乎会故意回避涉及书写的作业,即使是背诵、朗读等口头作业,老师也不会说是作业,而是说让家长监督检查。

如果上面说的这些家长“任务”还在情理之中,下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实在让家长为难纠结。

孩子一年级开学刚一个月,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让孩子以传统佳节为题,做一份手抄报。孩子非常为难,她会写的字很有限,怎么办?最后只能由家长选择内容,然后她“画”了些字,算是勉强完成。这种超出她能力范围的作业,孩子的挫折感远超过她的收获。

一年级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和一些老艺术家合作,在学校搞了一次彩绘娃娃的活动。孩子喜欢画画,以前也画过泥人,画出来很漂亮,所以她知道这个消息非常开心。但是放学后,她却撅着小嘴出来了。问了才知道,原来每个小朋友只发了三种颜料,颜料量少,只能勉强上薄薄的一层;而且什么地方涂什么颜色,都要听来学校的老爷爷的。结果,每个小朋友画出来的娃娃基本都一模一样,小朋友们都不开心。我知道她和同学们是因为创造热情被约束而感到沮丧。

当晚,老师还发了一条信息,让孩子回家之后和娃娃合影,然后洗出照片,第二天必须交到学校,学校要做展览。有家长私下里说,下班已经不早了,等吃完晚饭,还去哪里找洗照片的地方?这种形式主义超强的美育教育,个人觉得不办更好,老师辛苦、孩子委屈、家长为难,只是成全了学校在年终总结上可以炫耀的一段文字而已。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今年秋天。两位不同科目的老师同时布置了用叶子做一幅画的作业。捡回来的叶子,需经过压制、等待干燥,当这些过程完成以后,离最后的上交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孩子只能连夜做两幅。为了不让孩子熬夜,我不得不代劳了很多。

有人说,不交能怎样?现在小学低年级没有期末考试,各科成绩与平时的单元测试、练习册成绩、背诵情况、学科实践(叶贴画属于此类)等成绩挂钩,也就是说,这些手工作业要算入期末成绩。

据说,每年的期末成绩直接影响将来的推优选拔,说严重些,会影响到孩子小升初是上个好学校还是差学校。孩子的同学,有一次单元测验没拿到优,急得直哭,因为她的妈妈下了死命令,一学期考不到8次优(全优),就把她送回老家去。

我觉得,教育改革不是简单改变测评方式,最关键的是转变观念,而且是学校和家长双方都需要转变。素质教育不是不写家庭作业,不是少学语数外多学音体美,也不是搞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是要真正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各种活动设计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比如,让孩子通过画娃娃来感受创造美的快乐,就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工具;孩子识字还不多,还不会画画,就不该勉为其难让其做手抄报。

素质教育要培养一个有独立能力的社会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等。不然,这个在老师和家长夹板中长大的“听话”孩子,即使刻苦努力样样精通,如果没有学会自我管理,没有学会如何选择、不会独立思考,习惯屈服于家长和老师的权威,将来也是一个没主见的人,心理也不会阳光。

所以,建构健康的家校关系,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扭转。目前老师和家长共同构建的紧密网络,对孩子无时无刻地关注监督,实质上对孩子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健康的家校关系,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连接和责权的紧密交接,而是保护好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在不脱离孩子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孩子的时间、空间交给孩子自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