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社交媒体风行天下、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大众传媒也不可或缺。不过更多事实表明,专业记者在社会上遭遇非礼甚至暴力的状况,仍未得到改观。】 近些天无意间读到有关记者的新闻,一是一位女记者采访开封市规划局时,被人推搡在椅子上动手动脚,放肆者还笑称自己喝了酒,直到拨打110报警;再是采访周口鹿邑法院的记者,接连遭录像机被砸、人被殴打、欲报警手机被抢;另有南京市栖霞区物价局一名女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口出“你们记者就这德行”。当然,事后这些非礼记者的人均获不同处分,算是还挽回些许公道。 上述事发缘由和地点虽各有不同,也不乏相同点:记者采访的都是所谓“负面”新闻,且非礼和施暴者均来自大大小小的权力部门。这也难怪,记者前往若作“正面报道”,欢迎都来不及,岂有非礼一说。 我尤其注意到南京市栖霞区物价局那名女官员斥责记者的那句话“你们记者就这德行”,难掩的轻蔑外,至少还包含这样的潜台词,即记者群体已形成既定的“德行”特征,而这“德行”显然不招人待见。 每一职业都具有自身的“德行”特征。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教师以授业解惑传道为己任。新闻人的社会功能说起来或更复杂,但也有自己的基本信条。宏观上,真确延伸人的感官,助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日常的“德行”上,则须持守客观公正的立场,不畏强权威逼,不被金钱腐蚀。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新闻人有不同的要求或期许,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却未曾有变。 这说的当然是理想状况,但社会不是真空,任何行业都有害群之马和有违初心的从业者,记者群体也不例外。以稿谋私者有之,钱稿交易者有之,更少不了丧失新闻理想仅为稻粱谋的人,均为不争的社会现实。但公众也不要忘记更多有坚守、有良知的新闻人,呼格和聂树斌等重大冤案的平反过程中有他们的鼎力呼号,政府一些善政良策的出现少不了他们的建言献策,社会风气的转变得益于他们的笔底风云;更不用说由他们担当主角的舆论监督,常常冲破种种阻力的坚持,成为他们公众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舆论监督,此乃政府和民众赋予媒体的神圣职责,也是记者与监督对象发生冲突最多的触发点。记者采访报道受保护早就见诸相关法律。写在纸上的法条常常难以落地,是否反映政府强调不够,社会重视不够,民众关切不够,事后处理不力等等,都值得我们作出反思。诚然,记者的公众形象由其“德行”所立,这既有赖于从业者的严格自律,也少不了政府、社会和大众的监督和维护,少了哪一条,记者作为一个群体的公众形象都可能遭到误读。 (作者为武汉资深媒体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