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稳中求进折射治国理政新境界

2016-12-28 11:29:44 蔡 昉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增长的质量、效益、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代价,而应该着眼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在重要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这样一张成绩单得之不易,是经济工作践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成果。

首先,适度扩大总需求和初步收获改革红利,经济增长保持在中高速水平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特点是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这是发展阶段发生变化,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中的必然表现。因此,我们并不预期通过大规模刺激政策,取得一个V字型的增速反弹,而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要素供给能力和配置效率,提高潜在增长率,争取L字型增长轨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6.7%。观察到增长速度从2012年以来逐年下行,2014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期间逐季下行的情况,2016年每个季度增长率都稳定在6.7%,可以说实现了一个短期的L字型企稳。

其次,产业优化升级态势已经呈现,目前的增长速度包含了新的动能。新常态下的增长速度是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中实现的,评价引领新常态的效果,就是要看新动能的形成,能否在合理的程度上舒缓传统动能减弱所导致的增速下行趋势。由此来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自2015年首次超过50%之后,2016年继续提高,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保持较高增速。从财新智库等单位按照更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含量等特征定义的“新经济”部门看,如果不考虑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这些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稳步提高。

再次,经济增长速度符合潜在增长率,整体上保障了充分就业,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根据估算,2016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6.6%。由于实际增长率不低于该水平,这是一个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的增长速度。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以下,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虽然部分职工在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中遭遇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但是,社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和相关职工安置办法,有效帮助了再就业或社会政策托底。整体上充分就业的状况,保证了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也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缩小趋势。

第四,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化逆风,我国对外开放向深度发展,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运营,成功举办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可见,中国经济6.7%的增长率可以为全球经济贡献31.8%的增量。

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在按照预定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风险不是来自增速的下降,而是来自误判和不当的应对措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增长的质量、效益、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代价,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的增长目标,而应该着眼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从党中央治国理政基本原则出发,遵循新常态这个发展大逻辑,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才能做到“稳中求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