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文章里关于贫困户“拿不脱贫要挟干部”“脱贫路上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等吐槽,成为扶贫的热点话题。这样的贫困户到底存不存在,扶不起来的贫困户该不该扶?大家不妨先听个真实的故事。 在西部一个扶贫任务极重的贫困县里,前些年政府给贫困户发“扶贫羊”,一户5只成年羊用来繁育。“扶贫羊”发下去了,过了几天包村干部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去,一数羊少了一只。“怎么少了一只?”答曰:“(孩子)他舅来了。” 农村里,舅舅这个岗位不同于一般的亲戚,招待上轻易马虎不得。包村干部皱着眉头走了。又过了几天,包村干部来了一看,羊又不见了一只。“怎么又少了一只?!”“他舅又来了。” 由于“扶贫羊”损失太大,当地政府不得不和包村干部签订责任书,逼着包村干部天天到贫困户家里数羊。这个“贫困户吃羊”的故事前些年每次去采访扶贫,当地的干部都要讲几遍,无非是贫困户如何如何不争气,累死也扶不起来等。但去年再到这个县采访时,却发现没有干部再讲了,负责扶贫的一位县领导反而对记者说,回过头来看,贫困户吃“扶贫羊”既是本能选择,也是必然选择,不能怪他们。 这位县领导说,这地方当年很多群众一没羊圈,二不会养羊,最重要的是家里吃水全靠水窖积水,连脸都舍不得洗,你让他养羊,他看不到前景,与其等羊死了还不如吃掉。再者,贫困落后地区群众长期生活艰难,有什么东西先吃到嘴里,是天理也是公道。 去年这个县又给贫困户发羊了。这次不但没有贫困户再吃羊,羊反而成了家家户户的宝贝。该县在征求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引导贫困户有统筹地使用精准扶贫贷款,在全县形成了“南羊北牛”格局。贫困户养的羊都是根据当地引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的订单,统一购进,标准化养殖,每只羊一降生都有“身份证”。记者走进一户贫困户家里,外面滴水成冰,火炕上刚出生的羊羔正在美美地睡觉。“路通了,水通了,市场接通了,谁还舍得吃羊?那都是给娃娃娶媳妇的钱。”这位县领导说。 此言大赞。一个好的扶贫方式或扶贫项目,必然要符合实际,是道德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结合体。“扶贫羊”徒具道德价值,却难以在致富上发挥作用,最终让贫困户背了“黑锅”。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扶不起来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所谓“扶不起来”,可能是你扶的姿势不对。 说贫困户“扶不起来”,还有一种原因是干部自己的立场就没站好。近日,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文章说,一驻村帮扶的朋友聊天抱怨:帮扶队好不容易为村里联系到一个老板,争取到了一个投资茶叶的产业项目,老板同意免费提供茶树种苗,由村民种植,然后按合同收购茶叶。可后来村民变卦了,借口没有钱,要求老板出钱买化肥,老板不愿意,提出租地种植,但价格谈不拢,双方一直僵着,项目眼看要破产。 这个事例是最近网上吐槽的“扶不起来”的典型,任谁一打眼都会觉得村民贪得无厌。但细细一想就发觉这位驻村干部所站的立场有问题,他要么站在老板那边给其找地找劳动力,要么站在自己这边急于完成一个扶贫政绩。要是站在村民这边,首先应该积极为村民争取利益。试问,谁不想把自己家的东西卖个好价钱?实在谈不拢,应该积极寻找村民为什么不配合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吐槽与抱怨。 记者日前去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袁家河村采访,男人们都在蘑菇大棚里忙碌,女人们则在自家门口将香菇的菌盖掰下,源源不断送入烤炉。但在两年前项目刚开始推行时,村民没一个配合的,给了菌棒也不种,把第一书记陈垣气了个两眼发黑。 陈垣买了一条烟夹在胳肢窝下,开始挨家挨户走。连走了10多家贫困户,他发现最“富裕”的家庭手头也才只有500多块现金,娃娃上学要花销,家中病人吃药也要花销。贫困户还告诉他,当地都是山坡地,菌棒根本放不住。陈垣明白了,不是群众“扶不起”,而是他们亏不起,是干部“不接地气”。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袁家河村先是平整土地,后来扶贫干部又带领试种,现在蘑菇种植已成为该村脱贫的主要产业之一。 有没有真的“扶不起来”的?当然有。记者到兰州市北部山区一村子采访,发现空旷的村道上,一名50多岁的男子正抬头望远,悠然自得。细问才知,这位“悠闲”的村民其实是低保户,没灾没病,就是不干,连地都不爱种。不仅如此,一没钱就到乡镇去闹,在他眼里全是“不平事”。 干部不厌其烦,有时就私自给个百十块。自打前年去过一次北京后,他凡事必谈见过某某著名主持人,仿佛有了依靠。村民见了就打趣,你又去北京了?每当听到这句话,该低保户往往不语,只在嘴角挂上一抹不着痕迹的微笑,高深莫测地点点头。 拿贫困当争取低保的筹码,村民看不过去,三番五次把他从低保户里选下来,村两委又做工作把他纳入。该村村支书说,我国的扶贫是举全国之力改变贫困者的命运,必然要保短板,不保他对不对?肯定不对。不保他,他的家人就可能生活无着,古稀老母就可能老无所依,政府不能坐视不管。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不能因此来否定我国的社会保障,也不能因此就质疑扶贫的公平性,更不能因此否定扶贫的伟大意义。 是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进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就不会再有“扶不扶得起来”的争论,群众也才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