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伊朗电影的魅力恰是去魅

2017-03-22 08:59:44 肖纯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每年奥斯卡之后,影迷都会按获奖名单巡礼一遍。伊朗电影《推销员》问鼎最佳外语片,成为了国内影评人因循惯例式自我反思的又一契机。

笔者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电影应向伊朗取经。但首先要对伊朗电影“去魅”。伊朗电影不乏“地板”级作品,伊朗电影的“天花板”是由少数导演奠定的。国内影评人盲目拿伊朗电影的“天花板”嘲笑中国电影的“地板”,显然有失偏颇。讨论应该集中在“如何拉高中国电影的天花板”。

人们都觉得伊朗很“神秘”,而伊朗电影所做的恰恰是“去魅”。纵观那些获奖的伊朗电影,题材多聚焦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事,很少有曲折的情节和炫目的特效,而是通过平淡的生活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本次获奖的《推销员》开场直接点明德黑兰大兴土木之下,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抱怨“看看他们把这座城市折腾成什么样了?”这样的场景,不仅国人觉得熟悉,经历过城市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会陌生。

朴实的电影语言,却直抵时代症候。用导演的话说就是“今天的德黑兰就像当时的纽约,无论是让人们难望其项背的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建筑,所有一切都和那个时代纽约面临的改变一样。伊朗正在面临美国社会当时所面临的创伤。”然后以小见大,展现个体与社会现状唇齿相依的矛盾与悲情,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去年国产电影佳作《路边野餐》《长江图》都非常诗意。导演有艺术追求,值得鼓励。但对诗意的过分追求,难免与现实脱节。现实有点残酷,时代确实浮躁,但回望历史,其实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黄金年代。时代如流动之河,一直浮现着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电影是“造梦”,却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电影人不能以个人创作之名远离时代现场。那些伊朗文艺工作者正是有感于电影与现实之间的疏离,才更加尝试建构电影与社会现实的关联。

伊朗导演没将电影当成传声筒,而是努力揭示所处时代的主旨,记录人民的生存与精神的困惑。展现完人的普遍困境之后,便点到为止。毕竟电影不能取代生活,只说“病情”不开“药方”,恰恰表明了对艺术的敬畏,毕竟艺术不是绝对真理。

看完《推销员》,你会再一次确信电影其实很简单,无关天价片酬的演员、层出不穷的特效、弄虚作假的数据、找水军刷出好评。电影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还原一段生活,给人以思考与力量。伊朗电影成功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