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文化吸引中读懂过去、认识现在、照见未来,对推动风险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延伸大有裨益。 风险社会的到来,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新挑战。提高政府的风险治理能力,有必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现代治理而言,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 中国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人们在应对各种风险、危机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规律认识和文化思考。例如,恶劣的自然生态迫使人们不断适应,也产生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与现实魅力。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自实践,应该能为现实治理提供“药方”。 理性的认知思维引导正确的治理行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风险治理中,首要的是转变现代风险认知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的运用。实践中,有些地方片面地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没有在治理过程中保持“底线思维”。而底线思维,就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认知思维,其中包含了忧患意识,更强调务实自强、积极预防,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 没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历史认同,现代风险治理很难取得共识和实效。这就有必要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中,把现代风险治理的原则阐述清楚,让人们更易理解、接受和践行。如传统文化中“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与现代风险治理坚持的“生命第一原则”相契合。同样,现代风险治理强调预防、责任、诚信、沟通等原则,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内容。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文化吸引中读懂过去、认识现在、照见未来,对推动风险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延伸大有裨益。 “制度是文化的沉淀,文化是制度的精华。”现代风险治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更加侧重完善风险治理的制度设计,充分挖掘传统社会的忧患意识和应急智慧,将其内在逻辑纳入到风险治理制度安排中。比如,利用传统的危机预防意识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关口前移”的制度安排及预案体系的完善进行源头治理;发挥传统和合文化缓解社会矛盾的功效,进行应急管理“安全阀”的制度设计;利用“祸福相依”的辩证危机观,重塑社会大众的危机认知和危机心理等。 “不管我们的生活组织得多么好,生活中仍然充满着危机。”现代社会既需要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治理体系,又需要高度警觉与高度负责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意识不仅属于现代文明,更映照着历史传承的影子。在现代治理中挖掘并阐发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
相关阅读:
- [ 03-22]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 [ 03-22]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 [ 03-22]立法保障放心行善是文化自救
- [ 03-21]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不降 内容多样
- [ 03-21]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 需求在增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