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小学生踩踏事故背后的投入失责

2017-03-24 07:12:50 冰启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3月22日,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事故已造成两名学生死亡,多名重伤。当地政府官员称,近几年大量学生进入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就学,学校班级规模在扩大,但是基础设施没有跟进,厕所蹲位太少,导致事故发生。

据报道,濮阳县教育局已开始着手对第三实验小学厕所进行全面施工改造,改造后的厕所,将新增蹲位45个、小便池11米、洗手槽23米。需要追问的是,为何之前当地政府部门无视学校厕所蹲坑少的现实,直到事故发生,才进行“快速改建”?另外,这所学校班额严重超标,学校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不发生安全事故是侥幸,发生安全事故几乎是“必然”。针对这起事件,不能免去校长职务就完事,更应追究当地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的责任。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些舆论将关注点聚焦在学校的管理上。发生踩踏事件,当然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但是,看看两组数据,就会发现学校管理之难。一是该校共1704名学生,可厕所蹲位仅有39个。众所周知,学生如厕都集中在课间,这么少的坑位如何满足孩子如厕的需要,恐怕每个学校管理者看着孩子每天如厕都提心吊胆。二是这1700多名学生,分在19个自然班,每个班班额接近90人(家长都承认该校每个班的学生超过70名)。这么大的班额,超过教育部额定的班额达一倍!——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规定,农村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班级平均规模,不应超过45人。

教育部要求完全小学不超过30个班,即一个年级5个班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规模太大,不但会有很大的管理难度,而且也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特点是集中上课、集中下课,学生上课时,学校校园很平静,但一旦下课,就可能是“千军万马”。当学校规模超过校园的承载力时,就很容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在发达国家,学校的建设都严控规模,当超过一定规模时,就必须分设学校。这是由学校的管理特点与教育要求决定的。

但我国的中小学办学规模,却并没有严格落实教育部的规定,尤其是在不发达农村地区,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办超大规模学校的思路。学校整体规模与具体班额远大于教育部规定的规模。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地方政府的理由是城镇化背景下,村民都想进城送子到城镇求学,于是出现村(校)空,城镇(校)挤的问题。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如果村小能办好,村民可以在村里就接受好的教育,会送孩子进城吗?村民送孩子进城求学是因政府把村小撤掉以及保留的村小质量太低。再者,就是孩子进城读书,也不能就不顾规模限制,让原来的学校超负荷运转。政府应该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比如河南这所小学的学生,本不应当由一所学校容纳,而应该再建一所学校才能接纳。

在初步处理这起踩踏事件的同时,更应该检讨当地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战略,以及追问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情况。像厕所的建设、维修费用,属于公用经费部分,这部分公用经费是否拨款到位?学生的校园安全,软硬件都不可缺,既要强调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更要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给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的环境,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我国乡镇学校超大规模、超大班额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国务院要求,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班额。可怎么消除,很多地方缺乏具体的行动。消除超大班额,从根本上,必须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管是保留村小,还是新建城市学校,增加师资,都需要经费。必须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才能解决我国乡村教育当前的难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