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近期引发持续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众自觉地检视语文基础教育。其实,“假”课文是个案,比“假”课文更多的是“水”课文——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含量不足、中华文化精髓不足,让教材有了“白开水”似的观感。 中国一直有着重视经典的教育传统。直至20世纪前期,许多人仍然是自幼就阅读中国文化中那些最重要的著作—— 历史学家顾颉刚3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4岁时叔父即教他读司空图《诗品》,5岁时他就开始读“四书”“五经”。文史专家钱基博9岁读完了“四书”《易经》《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古文翼》。文学家夏丏尊10岁前读了《左传》《诗经》《礼记》。童年、少年所读的著作,为这些学者后来的学习、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童年、少年时期阅读《论语》等经典,能够读懂吗?对此,学者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一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五经”以及诸子经典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不读这些著作,就难以真正读懂后来的书籍。“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有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从前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读的。主要还是要引起兴趣。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别是不能抠字句,讲道理。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金克木的话,非常富有启发性。 自然,孩子对所读经典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理解,但他们能够有所感受,有部分的理解就足够了,更多的理解是留给未来岁月的。语文是基础,所谓基础应该理解为人的一生的基础。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应该是那些值得人一生回味和思索的作品。不值得回味的作品,是不值得学习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儿童对那些自己完全能懂的东西,也不见得有兴趣,因为这样的内容“没有味道”。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上小学时,教材上的课文是“喜鹊叫,客人到,妈妈去买面,面上一块肉,客人吃了点点头”之类。对这样的课文,他的感觉是:“一点味道也没有,白开水,几乎全是废话。”当时,他母亲教他的诗歌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样的诗歌,七八岁的孩子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但年幼的孙绍振对这些诗歌更感兴趣。有一定难度,孩子才会“觉得有意思,有兴趣,有挑战”,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材中确实有一些“假”的课文,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太简单,特别是课文的文化含量太低。文化的含量低,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含量严重不足,是当前语文教材的一大问题,不应再被忽视。 |
相关阅读:
- [ 03-29]英国娃为何捧起了中国数学教材
- [ 03-21]面对孩子编写教材要真诚一点
- [ 03-17]数学教材出口英国的最大价值
- [ 03-06]骗倒骗子并不是合适的防骗教材
- [ 02-21]教材被色情网站链接 对接互联网不能只联不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