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电子地图”开辟文学研究新思路
2017-04-05 07:13: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李白、杜甫、孟浩然,这仨到底啥关系,两两组合,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唐宋诗人里,谁最坐不住爱往外跑?”以上这些刁钻古怪的题目,现在只要一张地图就能解答——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主持牵头与搜韵诗词共同打造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收录了数百位著名唐宋诗人的一生行迹,何时何地写下了哪些诗文。点开地图上的城市名称,就能看到有多少诗人来过、在这里写下了多少诗;选择一位诗人,则能看到他一生活动的轨迹。(据4月4日《楚天都市报》) 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唐诗宋词更是达到巅峰状态,唐宋知名诗人就有数百位,还有无数不出名的诗人,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则浩如烟海。仅《全唐诗》、《全宋词》所收录的诗人就有近四千人,作品则高达六万余首,虽然采取了人名索引,给查找作品提供方便,但很多诗人互有交往、一生行迹遍布华夏大地,要想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则就困难很多。 以往研究古典文学时,需要从各种典籍文字里,寻找蛛丝马迹,拼凑历史记忆碎片,方可梳理出一些脉络,因缺乏趁手工具,往往又存在很多遗漏,也不够直观化。而此次王兆鹏主持牵头与搜韵诗词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则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将诗人的行迹数据与电子地图融合,形成独特的“诗人电子地图”工具,方便查询相关资料,能够有效提高研究工作效率,亦可多方位深入挖掘信息,为研究古典文学开辟了新思路。 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较为单调,主要就是训诂、考证等,习惯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缺乏科学系统,在引入西方理论后,又失于生搬硬套,无法准确传达古典文学的真正内涵。究其根源,乃至于基础研究工具不足,思维受到限制,根基不稳很难拓展方向。历史学家黄仁宇就说,我国社会长期缺乏“数目字管理”,导致在研究史料时,因各种统计数据缺失,存在严重失实的状况,致使研究难以进行下去,无法得出严谨精准的结果。 事实上,这个问题放在古典文学研究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没有成熟之前,搞文学研究仍然是局限于文字框架,血肉很丰满,骨架却不齐全,在研究单个作者的作品时,尚能够应付,一旦拓展到多个作者,研究他们之间的交集、对比作品差异等,就会左支右拙,难以从容应对。而“诗人电子地图”的出现,则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最大化挖掘各种资料,开拓以往难以涉及到的研究边界。 显然,“诗人电子地图”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对其它古典文学、古代历史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既然有了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何不善加利用。目前我国古代典籍大都已经实现电子化,基础数据库有了,如果再将思路打开,配上合适的算法工具,就能够做更深入、广阔的研究工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