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突然风向转了,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害群之马。媒体一致指责:共享单车阻碍交通、危害市容,更是人性的照妖镜,它照出了中国人性之恶。事实确实如此吗?共享单车的危害,是否被夸大了? 烟花三月,天气微醺,历来是出游西湖景区的好时光。近几日在景区闲逛,发现景区的确是堵,比如从净寺到万松岭路口不到八百米的距离,双休日公交车竟开了三十分钟,不断涌进来的私家车堵得马路水泄不通。车外,众多的共享单车穿梭自由,但是并没有对交通造成多少阻塞,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基本通畅,当然,电动车是不能像往常般横冲直撞了。此时,真想下车找辆单车飞奔目的地而去。开公交的大姐听了我的疑问说:共享单车堵了景区?杭州景区哪个节假日双休日不堵?以往没有共享单车的时候还要堵!是啊,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即便是清明小长假,西湖景区除了局部地段局部时间,共享单车对景区堵塞的贡献能比得过私家车吗?只怕是零头。 可能是不同地方共享单车的堵塞程度不一样,杭州凭借先进的城市管理多少化解了它的不利之处。所以我觉得,对共享单车的负作用,社会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这来自几方面原因。首先可能的是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其次是观念的问题。如今已进入所谓的机动车时代,很多人看到这么多的非机动车来和他们抢道,于是就惊诧了。却没有想过,与机动车相比,共享单车对交通的阻塞影响谁大?事实上,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节假日人们进入西湖景区的交通工具依然以自行车为主。可以说有50万人进景区,就有二三十万自行车停在景区,怎不见那时人们抱怨堵呢?何况现在的共享单车,一辆是好几个人在共用。 更重要的是,政策对共享单车的路权保障不够。我们可以为机动车修很宽的马路,建很大的停车场,却不肯为共享单车分一杯羹。没有充分的行驶道路、停车场所这些路权的保证,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自是难免。 共享单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人的素质问题,但实则是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中国经历过几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而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又过于迅速,社会管理和规范建立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于是出现了大量不守规则的事,比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乱骑。但相信随着管理的跟上,相关政策的出台、制度规范的建立,共享单车终究会逐渐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但前提是客观地评价它而不是过分夸大其副作用,让它能够在理性与宽容的环境下良性成长。 |
相关阅读:
- [ 04-14]共享单车,共享的是道德
- [ 04-13]共享单车可以考虑配置“儿童座椅”
- [ 04-07]“共享单车”需要人人成为“城市猎人”
- [ 04-06]共享单车别只方便自己
- [ 04-01]治好交通前,共享单车步履维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