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华侨生联考”何以成高考移民机会

2017-04-26 07:37:00 冰启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对不起,没能早点告诉你,其实200分就能上‘211’大学”。最近,某教育机构的营销广告让很多家长眼前一亮。这家机构打出这样的广告,自有其底气——学生不参加普通高考,而是在他们的安排下,获得“华侨”身份,参加难度较低的“华侨生联考”,这一联考的全称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

“土著”摇身一变成“华侨”,就可通过“华侨生联考”以很低的分数进名校,这当然令在高考中拼搏的人不满,然而,根据目前的“华侨生联考”规定,却很难找到这一操作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请中介机构办事的家长,还是运作的中介机构,大多是按合法的程序,取得合法的报考资格的,仅有少数是身份造假。就是监管部门依法加强监管,也只有针对造假这一情形,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也无法避免通过合法程序获得合法资格这一问题。

这是规则被合法利用,实现个人利益的典型。就如我国内地,针对贫困地区实行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近年来也被部分权势阶层利用,把学生户籍迁到贫困地区,然后以贫困生身份获得报考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资格。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源是,招生按考生的不同“身份”,设定不同的渠道,或者给予一定的录取优惠,由此让一些人,在“身份”上做文章。

防患这类问题,也需要在“身份”上做文章。眼前“治标”的处理办法是,提高“身份”门槛,严格身份审核;而“治本”的思路是,不再按身份给予特别的招生渠道和优惠,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改革我国的学校办学与学位授予制度,根本消除“身份教育”。

既然有人可以通过弄一个“身份”,获得招生录取优惠,那么,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身份认定的条件。目前华侨生的身份认定条件,是很容易达到的,只要通过中介机构办一个其他国家的“绿卡”,在国外呆上两年,就可以以华侨生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这不仅会侵犯真正的华侨生的权利,影响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也搞乱我国进行华侨生招生学校的招生。因此,完全可以提高华侨生报考的条件,比如,必须获得外国“绿卡”(永久居留权)6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国外生活4年以上。

而之所以华侨生联考,可变为高考移民机会,乃因我国大学的招生,目前还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是把不同身份者,纳入多元评价体系进行统一评价,而是设置特殊通道或者给予的加分(降分)录取优惠,这貌似可以照顾到不同身份的考生,但却制造了身份不平等,也容易催生身份造假。既可以考虑到地区差距、考生群体差异,又实现公平录取的方式,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考生的统一考试成绩、大学面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考生特长、地区因素、家庭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价,即将地区因素和家庭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和其他因素一并考虑。这有利于大学全面评价学生,也坚持学校的录取标准。有人建议,我国大学招华侨生、留学生,要纳入国内统一高考,而笔者的建议则相反,我国大学的招生,应该改革国内高考,借鉴国外大学的招生方式,对国内考生、国际生、华侨生全面实行多元评价。

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可我国社会的学历情结还十分严重,就在于我国的教育,还主要给学生一个“学历身份”,我国社会目前仍旧是“学历社会”。

消除我国教育领域的乱象,扩大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仅靠行政部门推出专门计划、进行严格监管,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全面改革学校的招生、办学与学位授予。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国家授予文凭制度,实行自主办学、自授文凭,才能淡化整个社会的“学历情结”,重视教育本身的价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