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首先得让中国消费者爱上中国造。打破海外淘回“中国造”的尴尬,切入点在打破内外销产品品质“倒挂”的局面,以质量升级重建消费者信心。】 海外代购俨然成为当下消费新风尚。不过,近期一些海外代购的中国消费者却颇觉尴尬——千里迢迢从海外淘回的洋品牌,一看标签赫然标着“中国制造”,但质量确实比国内同款好。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海外兜了一圈,又被中国消费者买回国内消费,并且“留过洋”的产品质量比国内的好。在这令人费解的流通背后,是国内日渐增长的高品质消费需求,与“中国制造”价廉质次的传统形象之间的矛盾。中国消费者信赖海外商品的品质,国外品牌找中国企业代工降低成本,这一来一去,产品还是家门口的产品,不过把钱花在了国外,让海外品牌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果说中国消费者对“海淘”的偏好反映了对更好生活品质的追求,那海外淘回“中国造”则凸显了目前内外销商品标准迥异的积弊。传统“中国制造”经营方式粗放,造成很多人对国货缺乏信任度和认同感。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超过西方国家,但消费者信心的重建需要时间。反观发达国家,在终端环节培育品牌,占据价值链上游;在生产环节控制标准和质量体系,面向全球寻找合格的代工厂。在这种情况下,海外淘回“中国造”也就不足为奇。 近年来,“海淘”已经从零散的个人行为发展成规模产业,从海外抢购奶粉、化妆品、奢侈品甚至马桶盖,无不展现了中国消费者的巨大潜力。据报道,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6.3万亿元,是2013年的两倍多,“海淘”用户规模达4100万人次。这些海外消费的背景就是消费升级。只有通过创造有品质的供给,理顺需求和供给的链条,才能把消费潜力留在国内,为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添动力。 打破海外淘回“中国造”的尴尬,切入点在打破内外销产品品质“倒挂”的局面,以质量升级重建消费者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只有把市场秩序管理做扎实,建立内外销商品统一的质量监督标准和售后服务体系,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质量没有差别,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才有基础。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首先得让中国消费者爱上中国造。以国内一家企业为例,他们耗时5年精心打造水槽式洗碗机产品,在功能、能耗、操作便捷性上都远超竞争对手,上市后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如果这样的“中国造”多一些,“海淘”的人自然就会少一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