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家便利店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欠下工人工资近2万元。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公司老板多次答应付清欠薪,却没有依时兑现诺言,也没有依法申报财产。日前,该公司被法院重罚10万元,已执罚到位。(5月25日《广州日报》) “老赖”这个听起来有些戏谑的名词,却饱含了人们对欠钱不还者的痛恨。过去,针对“老赖”,有关部门频出治理措施,如限制“老赖”高消费、建立“老赖”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老赖”等,非但效果不彰,反而暴露了法院执行不力。对于一名欠薪不还的“老赖”,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不仅强制执行,而且重罚10万元,具有一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在当今社会,欠薪“老赖”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本来有履行能力,却热衷于同法律玩“躲猫猫”的游戏,且游戏规则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有的转移、隐匿财产,制造无履行能力的假象;有的利用银行之间“待结算账户”和固定资产不入账等手段来规避执行;有的利用破产的方式逃避执行等,导致法院“执行难”。一些“老赖”情愿工作和生活受限,也拒不履行还款义务。 去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向“老赖”打出11类37项惩戒“组合拳”,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督体系,将会让一些“老赖”无处遁形。特别是,去年11月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第三百一十三条明确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重罚“老赖”,不仅破解了“执行难”,而且捍卫了法律尊严。必要时,法院还应运用传讯、查封、扣押、冻结、拘留、判刑等强制手段,不能让“强制执行”形同虚设,甚至沦为“老赖”欠薪不还的“温床”。特别是,应用好用活《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法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老赖”,一律追究刑责,从重量刑,提高“老赖”违法成本。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