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飙车减压 教育学生不能“唯分是举”
2017-06-05 11:23: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昨日凌晨,四名高考考生在高速路上骑摩托车逆行狂奔,被高速执法人员发现。所幸他们的危险行为被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大祸。他们自己表示是以这种方式释放考前压力。目前,四名00后被移交公安机关,等候进一步处理。(6月4日《重庆晨报》) 对于大多数学子来说,多年寒窗苦读只为决胜于中考、高考一役。所以,每到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来临之际,总有一些考生会产生焦虑之感,有的失眠、出汗,有的食欲不振,有的厌考怕考,得了“考试综合症”。 一些学生为了减轻压力、释放情绪,采取一些另类的办法和方式,诸如拍造型奇怪的毕业照、撕掉所有课本资料,或者结伴大吃大喝一顿,以上4位考生采取了在高速路上飙车的疯狂方式。 出现这些现象,显然与学生在升学考试压力下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学校和家长没有及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合理疏导有关。个别学校和家长,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即考试分数,很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有“气”没法出,有“苦”无处诉。日积月累,任性、偏激、冷漠、嫉妒、自卑等“病态”钻进了学生的心里,引发过激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威胁了家庭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也要求各校、老师和家长们尊重学生个性,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长为全面健康的人。 四名00后高考学生高速路上飙车,谁之过?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关注这一话题、关心学生群体。勿拿考试成绩、竞赛名次之类的评判标准,绑架孩子的未来。教育学生不能“唯分是举”,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
相关阅读:
- [ 06-01]教育不是给孩子设计人生
- [ 05-27]对洗脑式“感恩教育”要坚决说“不”
- [ 05-27]品德教育不要让商业机构主导
- [ 05-26]“奢华”运动会游离了教育的本真
- [ 05-26]这堂安全教育课,价值5万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