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二等座上的院士走红,多元文化需理性对待

2017-06-19 09:49:14 赵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高铁二等座上,一位衣着朴素,白发苍苍的院士拿笔纸修改校对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一时间成为了评论的热门,有人说这才是民族脊梁、也有人也说这才是大隐于市的“扫地僧”。而就在6月15日下午,媒体专访了这位78岁的老院士刘先林。在采访中的刘老非常低调,对自己无意中成了网红这件事和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只做了轻描淡写的回答,他也表示那张照片不应该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没想到现在网络发酵这么快,朋友圈的没弄好,闹出一个“事故”

在看到张图片之后,笔者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紧跟在照片后的留言肯定是分成两大派一“点赞”和“炮轰”,果不其然,点赞不用多说了,如民族脊梁,共和国之魂这样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而炮轰涉及的范围则就单一了,只“围攻”一个群体—娱乐明星。通过近几年的社会新闻我们不难发现个规律,只要有媒体报道了好人好事,评论矛头总是会对准一些高官巨富,娱乐大亨进行口诛笔伐,而不是去宣扬那好人好事的正能量。

说到这,人们不禁会想到发生在前年的屠呦呦获奖和黄晓明结婚事件,网络上也是一边倒的讽刺、批评、谩骂娱乐业的粗浅低俗,使许多明星“躺枪”。更有甚者在影响比较大的媒体上上撰写如《一生努力敌不过一场秀》等煽动性文章,更引起了网上的轩然大波。有人说,这是仇富心里聚焦到网络上的一种裂变式爆发。对待平常的事物,发出的声音却异常极端。其实这都是这都源于理性上的一种错位,用坏人政治来审视所有比我们强的人。

二等座院士的走红网络,确实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恐怕就连老院士也没想到自己倾注多半生心血的研究都没受到过多大关注,区区一张生活照便引起了如此大的舆论效应。在大多数人眼里院士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出差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助理秘书一定围着“团团转”,吃住行也必须是“天字第一号”的待遇。可是“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这种“现实”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信息的“附加值”,用力过猛的赞美和对某些行业的贬低成为了社会能量导向的谈资。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文化上我们要百花齐放,思想上我们要百家争鸣。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其他产业的低投入和高收益来和科学研究相比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业,每个人的眼光是不同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多元的社会,科学如果和其他行业一味的较量关注度和产值比,那将如何造福人类,科学的意义又该在哪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