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弥补制度漏洞,让“假婚姻”无假可造

2017-06-20 15:30:16 作者:王玉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婚姻本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可是,近年来伴随着落户、购房、买车、拆迁等问题的出现,“假离婚”、“假结婚”呈高发多发态势,大行其道。婚姻被某些人当成了获取利益的工具,甚至已然衍生出一条灰色的利益链条和产业链条。

“假婚姻”现象的出现挑战着人们的家庭观、婚姻观,神圣的“一纸婚约”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不得不让步。深思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婚姻关系和户籍人口制度与商品房的限购、购车上牌、房屋拆迁补偿等制度的密切关联。在房子、车子、票子面前,部分人选择了“捷径”,铤而走险、剑走偏锋。

再者,“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无利不起早”的商家闻到了这块巨大利益蛋糕的“美味”,迅速形成了“利润丰厚”完整的利益输送链条。商家的推波助澜,再加上个人的刚性需求,“假婚姻”大行其道,且更有肆无忌惮之势。

或许,人们只看到了“假婚姻”带来的好处,却对其造成的危害视而不见,浑然不觉。“假婚姻”不但淡薄了家庭婚姻价值观念,扰乱社会价值体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而且给一些逃避债务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纵容犯罪,同时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造成社会公共服务成本增加,加重了社会服务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负担。当然,众多“假婚姻”者中,人才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由此可见,于公于私,“假婚姻”造成的危害绝不容小觑,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看做某些人的个人行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面对这种极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难道真的要坐以待毙、放任自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针对目前出现的“假婚姻”现象,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绝不能袖手旁观、掉以轻心。而应迅速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仔细研究制度设计,努力完善房产限购、车辆购买、婚姻登记等相关制度的漏洞和缺陷。让造假者无处遁形、无假可造。

如此这般,既是对公众的负责,也是对那些造假者的负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