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持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2017-08-18 09:15:10 南方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从七个方面部署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有关工作,着力营造物流业发展良好环境,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是继《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等之后,国家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出台的又一项举措,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实体兴,则国兴。振兴实体经济,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要做强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虚实结合,以实为基础。要以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做好知识和人才的积累”“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并不是简单地大水漫灌、粗放刺激,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各项政策的指引,使资金真正流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突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新形势下发展实体经济的认识,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举措,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同时还应看到,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下降;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又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资金困难,等等。作为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行业,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至关重要。我们要站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高度,落实好《意见》,进一步深化物流行业改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深化联动融合,打通信息互联渠道,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纵观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针对具体行业的意见要求,反复强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财税、金融等各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此,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放管结合,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审批,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为企业松绑;要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强化支撑保障机制建设,保护公平竞争;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变革,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同时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要加快推进“互联网 ”行动,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积极拓展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网络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深入应用,发展网络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和个性化服务;要利用新技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物流新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支持实体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优势互补,整合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既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全国做好表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