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贬值,源于浮躁与盲从
2017-09-11 10:59: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6年前,小林赴澳洲留学,她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自己会“搬砖”。在她的脑海里,自己的未来应该是脚踩高跟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或是高档写字楼里拿着高薪的业务骨干。当初为了供小林出国,全家卖掉唯一的房子,小林这6年累积花了200万留学,回国后的就职单位竟然只给开2000元底薪。 (9月6日《都市快报》) 很久以来,海归就作为“高水平”“高能力”“远见识”人才的代名词,被各大小不一的公司以高薪追捧。不少家庭也以子女出国留学为傲,举全家之力为之奋斗。由此出现了新闻中小林家卖房支持小林留学的情况。然而,本篇报道的重点是回国后的小林,在单位只能收到2000元底薪的工资。这也引起人们对海归贬值的热烈讨论,或是认为国内教育赶超国际,亦或是认为留学无用等等。 其实,造成海归贬值的原因很多,但在笔者看来,贬值的重要一点是社会浮躁与盲从情绪所致。 过去要到国外留学不容易,多数是公派留学或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才到国外深造,学成归来为国家、社会创造贡献。从而形成了“海归既人才”的认知。单位中有一两位海归,成为高端公司的“标配”。人才的好坏与公司发展的好坏息息相关,用人单位更愿意在茫茫求职人员中选取多加一层“出国归来”外衣、在异国文化中增长阅历的海归。 久而久之,如此特殊的“网眼捞鱼”方式,不仅漏掉了国内院校毕业的人才,也让规避高考的“镀金人员”钻了空子。 如同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留学归来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人才。去国外留学的确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在不同的人文环境、教学环境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宝库,有人拿回了珠宝、有人带着金银、也有人只是大睁双眼后就回到原地。 其实新闻中所谓“200万留学、2000元起薪”的内容,只是个例。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压力让人们浮躁,只有摒弃浮躁和盲从,回归理性,才是发展之计。 |
相关阅读:
- [ 08-22]“男丁格尔”走红,就业换个思路海阔天空
- [ 08-17]就业歧视 花样可别翻新
- [ 08-15]“无人超市”并非就业“杀手”
- [ 08-14]大学生“慢就业”别变啃老
- [ 07-24]保持就业向好须既兜底又创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