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作业”不要沦为“花式虐家长”
2017-11-03 16:40: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刚刚过去的万圣节,家住锦江区人民南路一段的李先生夫妇俩忙得团团转。他们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亲子作业:手工制作帽子、魔杖、披风、南瓜灯。记者走访发现,现在很多中小学都会布置各种亲子作业,制作贺卡、手抄报之类算是简单的,养乌龟、养蚕、养蜗牛,还有手工制作保龄球、房子、汽车……花样百出,虽然名为“亲子作业”,实际大多数都是由家长完成,有家长表示已成下班后的负担。(11月2日《成都晚报》) “亲子作业”顾名思义,乃是由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完成,并不一味追求结果,重点是在作业过程中,享受到陪伴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养成独立作业的意识。由于幼儿园、中小学生受到年龄限制,大多数人的动手能力较弱,部分“亲子作业”难度较大,孩子很难独立完成,往往需要依靠家长的帮助,甚至于由家长完全代劳,才能真正完成作业,则就失去了“亲子作业”的意义,变成折腾家长的负担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布置“亲子作业”时,大都是侧重于利用家庭废品制作些小玩意,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或者种植植物、花卉,养些小动物等,用于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以及对生命的呵护和敬畏心。可见,这些“亲子作业”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难度也不算大,只要花点时间、用点心思,就能完成。 不过,也有部分“亲子作业”的难度太大,或者脱离现实基础,不仅孩子无法独立完成,连家长都无能为力,只有求助于网购“代做”,则就使得“亲子作业”偏离轨道,成为拼爹拼妈拼钱的东西了。事实上,很多家长吐槽花式“亲子作业”,并非真的讨厌“亲子作业”,实则是“亲子作业”超过自身能力,在无力完成的情况下,才对花式“亲子作业”产生厌恶乃至排斥心理。 因此,需要对“亲子作业”慎重对待,重在鼓励家长陪伴参与,莫将结果做为唯一考评标准。老师布置“亲子作业”时,要考虑到孩子和家长的真实能力水平,以及社会现实情况,遵循适量适度原则,不宜超脱太多,以免“亲子作业”变成花式虐家长,遭到集体抵触,反而令“亲子作业”失去价值。 同时,家长也要认识到,孩子教育并非只靠学校和老师,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家长不能将孩子放在学校里,就甩手不管,要肩负起家庭教育职责,做好孩子的监护和陪伴。而且,适宜的“亲子作业”的教育意义很大,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让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成就,增进与父母的关系,增强孩子的智商、情商等。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